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藝術收藏品資產化到來,又有一波收藏家要暴富

藝術收藏品資產化到來,又有一波收藏家要暴富

(導讀:國內藝術收藏品資產規模大約等於房地產總量,大約300萬億左右,平均分給10億人,每人可得30萬。國內藝術收藏品缺乏流通渠道,藝術收藏品金融資產化之後,海量藝術收藏品成為金融資產,計入企業資本和注入上市公司。無疑,藝術收藏品金融化資產化,大量收藏家將暴富起來。)

藝術收藏品資產化到來

又有一波收藏家要暴富

國內藝術收藏品的資產規模有多少呢?這是一個魔鬼定律:國內包括書畫、古玩、文玩、翡翠、石頭、等等藝術收藏品的資產總規模,大於或者等於等於國內房地產資產的總規模,大約在300萬億以上,平均分給10億人,每人可得30萬。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魔鬼定律呢?以金錢來評估,歷史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應該等於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人類的精神財富主要體現於藝術奢收藏品,人類的物質財富主要體現於房地產。如何去證明這個魔鬼定律,那就見人見智了。

國內藝術收藏品缺乏流通渠道,海量藝術收藏品被沉澱為死資產而無法流通。藝術收藏品金融資產化之後,將激活數以萬億的海量藝術收藏品成為金融資產,被計入企業資本或者注入上市公司。無疑,藝術收藏品金融化資產化,無數的書畫、古玩、文玩、翡翠、石頭、等等類型的收藏家將暴富起來。

藝術收藏品資產化

十年大事記

老一代收藏家先富起來

2010年,曙光乍現,大眾對文物藝術品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珍視高度,一線貨源緊張,仿古在追求傳統藝術和賣假中此消彼長。

2011年,價值發現,文物藝術品中珍稀品種的上漲幅度與以往相比有很大提高,淘寶熱快速升級。

2012年,民間收藏,大量民間收藏家不斷湧現,天價藝術收藏品火爆各大媒體、電視節目、鑒寶專家,拍賣公司大量湧現,藝術收藏品交易進入瘋狂階段。

2013年,百花齊放,民間鑒定、收藏百花齊放,鑒定、拍賣、抵押公司多如牛毛。民間文物流通性激發。一些收藏家先富起來。

2014年,市場探索,分布在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古玩城多數已改為古玩藝術品商城 ,與此相關的藝術沙龍、藝術茶吧、展館、拍賣行業蓬勃發展,展覽、拍賣、大型文化活動層出不窮。文在藝術品市場探索求真。

2015年,轉折創新,藝術電商如雨後春筍,各類文交所模式登台亮相,各種古玩網站轉換模式為交易平台。民間博物館發展迅猛。購買古玩的方式將由撿漏淘寶的方式向金融理財的方式轉變,文物藝術品在金融行業初露鋒芒。

2016年,文企對接,擁有精品文物藝術品已成為少數人身份與品位的象徵。頂級企業與收藏機構合作,紛紛建立博物館,博物館成為新企業標配。博物館管理師成為職場稀缺人才,專業博物館管理機構連鎖式發展。

2017年,資產增值,文物藝術品資產化起航,收藏機構以文物藝術品資產入股企業,文物衍生品市場繁榮,文化產業發展迅猛,文物國際交流成為常態。文物藝術品將成為稀缺品種,文物藝術品價格高企。

2018年,資產流通,文物藝術品作為金融擔保物地位確立,文物藝術品抵押貸款成為融資重要手段。

2019年,財富聚集,文物藝術品投資成為銀行業為富人理財的最大賣點,國內信託業開始對社會公眾發售文物藝術品投資信託計劃,文物藝術品共同投資基金也應運而生。

2020年,新富豪群,擁有古玩是品位與財富的象徵,文物藝術品成為上流社會的標籤,文物藝術品成為中國家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收藏家成為新富豪群體。

文物藝術品資產化,是將文物藝術品通過鑒定、評估、確權、託管、保險、資產化操作等流程,利用物聯網系統及電子標籤跟蹤溯源系統進行電子身份證植入,使文物藝術品傳承有序,成為金融資產,計入企業資本和個人財富。

文章來源網路

藝術資產時代開啟

新一波收藏家再富起來

近年來,藝術金融一直是熱門話題。

自我國出現拍賣公司以來,藝術金融已初具萌芽,從2010年開始大規模發展,隨著金融資本不斷地進入藝術市場,市場對藝術品的投資收藏從簡單的個人愛好,衍生出一種新的財富管理類型。

越來越多的資本通過藝術品抵押、藝術品按揭、藝術品信託、藝術品基金等各種金融形式介入藝術領域,從而開啟了中國「藝術金融」時代。

藝術金融化成為資產

藝術金融,是將藝術品轉化為金融工具,以金融資產納入個人和機構的理財方式。其主要形式有:1、藝術品產權交易;2、藝術基金;3、藝術銀行與信託;4、藝術品按揭與抵押;5、藝術品租賃等。目前佔市場主流的是證券化的藝術品產權交易和私募化的藝術基金。

不同於傳統概念的藝術品交易,藝術金融作為個人及機構的理財方式,涵蓋三個層面:

1、藝術作品資產化、產權化,包括:藝術品所附屬的物權、版權、債權、股權以及處置權和收益權等;

2、資產入市與產權交易,把藝術品附屬的權益以私有資產的方式上市交易,以完成藝術資產的變現和流通。

3、投資、收益與風險,當藝術資產以金融化方式運作後,客觀上符合「金融三性」規律,即: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投資、收益與風險。

「藝術金融」促進市場繁榮

金錢對於藝術領域的促進作用卻是不可否認的。經濟層面的合理運作會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起到龐大的推動作用。

金融資本不僅染指藝術品拍賣市場,而且以銀行、信託、基金為代表的金融資本介入藝術領域,各種藝術品理財產品以及基於藝術品的金融產品頻頻問世、層出不窮,已成為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顯著特點,促進了藝術市場金融化的繁榮。

藝術金融化至少有兩大好處:第一,大大降低了藝術的參與門檻,投資者投資與交易的是藝術品資產的金融份額,可大可小,可多可少,藝術金融從真正意義上讓藝術品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第二,藝術市場引入了「互聯網思維」,加快了平台化發展。互聯網化後,在傳統畫廊(一級市場)、拍賣公司(二級市場)之上,誕生了一個全新的交易平台。這個平台的規則是互聯網化的,即:線上終端、自由買賣、大數據系統管理,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評估定價機制,而且「滑鼠說了算」的機制,使整個交易過程更透明、更公正。從這個角度說,藝術金融是互聯網思維在藝術產業上的落地與實踐。


藝術收藏品資產化

萬億藝術資本市場

在貨幣泡沫的時代,藝術品正逐漸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後人們傾心的投資避險工具。高端藝術品的回報率遠遠超過了股票和房地產。

提到「藝術品」,人們似乎又覺得十分高大上,它不像房地產與股票那麼好理解,也不像黃金、白銀那樣直觀。

藝術收藏品市場的核心是一個信用體系,藝術收藏品的信用體系由「真偽、質量、價格」三部分組成。

真偽:不怕買貴,就怕買假。藝術品因其唯一性、稀有性等特性會不斷升值。

質量:就算同一個書畫家的作品,也有精品、作品、習作之分,質量也不盡相同。

價格:藝術收藏品的價格評估,不僅要參考往年成交價,也要分析其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研究價值,等綜合評判標準。

藝術收藏品的資產化,還需要藝術品保險的介入,這是實現藝術收藏品金融化很重要的一步。將來,藝術收藏品的保險單,能像房子、車子一樣進行抵押貸款。

隨著金融機構的介入和大眾的參與,藝術品財產投資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撬動起萬億資本進入藝術品市場,加速藝術品金融化的進程。

(嚴正聲明)

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若有不妥之處,請務必聯繫我們,謝謝。

公眾號推薦【名人字畫】,微信號:mingrenzihua1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中式的奢華與美感,山水畫可謂是點睛之筆
圓仁所見的金閣寺、大白塔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