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內蒙古博物院館藏:來自大草原的游牧文化

內蒙古博物院館藏:來自大草原的游牧文化

匈奴王金冠,是迄今所發現的唯一的「胡冠」,也是內蒙古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提及裸體形象,很多人會想到西方雕塑,然而裸體雕塑在中國北方游牧民族藝術中也極為普遍。這說明生活在氣候惡劣的北方,只有健康強壯的體魄,才能逃避做自然或他人奴隸的命運。圖為內蒙古出土的青銅陰陽劍。

銅灶的出土在國內仍然是少數,這件龍首銅灶質地較好,更是上乘之作。

「晉鮮卑歸義侯」金印,鈕為蹲踞式駱駝鈕,印文陰刻「晉鮮卑歸義侯」六字,魏晉時期對於歸附或者原先對抗後來降服的少數民族首領多賜以帶有「歸義」字樣的官印。

累絲金龍,龍身採用累絲工藝製作,用金絲編綴而成。龍是中國歷史中常見的神話動物,既見於中原地帶,也見於北方草原地帶,古代匈奴族、鮮卑族都有龍紋飾牌。

鮮卑金鳳鳥冠飾,應為鮮卑貴族或者是部落首領之物。

清鄂爾多斯右翼中旗虎紐滿蒙文扎薩克銀印,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政府頒授予元太祖成吉思汗第二十四世孫松喇布之印。

遼代金花菱形銀盤、鏨花八棱金杯,遼代金銀器的發展,不同程度受來自粟特、薩珊、拜占庭等多種域外風格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空的淡淡時光 的精彩文章:

黃色殲20首次亮相

TAG:天空的淡淡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