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說說趙國那些事兒,講述兩百多年的蒼涼和輝煌——長平之戰

說說趙國那些事兒,講述兩百多年的蒼涼和輝煌——長平之戰

趙惠文王三十三年,趙惠文王死,太子丹即位,是為趙孝成王。

趙孝成王四年,秦軍攻克了韓國的野王城,切斷了上黨與韓國的聯繫。然而上黨郡守馮亭,拒絕了韓王把上黨獻給秦國的命令,而是派出使者把上黨郡一共十七座城池獻給了趙王。請求趙國與韓國聯合,一起保衛上黨郡。

關於上黨的歸附,趙國內以平陽軍為代表的一方反對接受上黨,認為這是「無故之利」,韓國嫁禍趙國的計謀。而趙孝成王跟平原君則主張接受,認為不費一兵一卒,「坐受城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最後趙孝成王做出決策,決定接收上黨十七邑。同時派廉頗駐紮長平,與上黨共同抵禦秦軍。秦國見唾手可得的上黨被趙國得去,於是惱羞成怒,派王齕帶大軍進攻長平!

長平之戰初期,趙軍失利。《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趙軍士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在趙軍失利後,廉頗堅守不出。趙孝成王問虞卿和樓昌怎麼辦。樓昌提議派人入秦求和,而虞卿則提出派使者攜帶重寶向楚、魏求援。楚、魏接納趙國使者,必然會讓秦國以為天下合縱,這樣趙國才有機會跟秦國講和。長平之戰開始後,楚、魏等國已經準備出兵救援趙國,如果東方諸國和趙國聯合起來完全可以打敗秦國,然而趙孝成王沒理會虞卿的建議,卻跟平陽君商討跟秦人講和的事情。

趙國派鄭朱入秦講和,秦人把鄭朱留在秦國以示天下。楚、魏見趙抗秦的決心不堅定,於是不再派兵救趙。而秦國雖然把趙國使者留在了秦國內,但是遲遲不肯與趙國講和,兩國在長平對峙三年之久。趙國「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加上趙孝成王多次責備廉頗守而不戰。秦將趁機使用反間計,派人散布流言,說廉頗快要降秦了,秦人只怕趙奢之子趙括。趙孝成王對廉頗堅守不戰就已經很不滿了,加上糧草不濟,又聽信謠言,於是就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

趙孝成王要用趙括為將的時候,遭到了許多人反對。趙奢,藺相如,趙括之母都對趙括的軍事才能有著清醒的認識。藺相如勸諫趙王,趙括「不知合變也」;趙括之母上書趙王:「括不可使將」!然而趙孝成王並沒有聽從藺相如跟趙括之母的勸諫,執意用趙括為將。

秦國見趙王中計,暗中派白起為上將軍,主持長平之戰。趙孝成王六年,趙括派兵大舉進攻秦軍。白起命令正面部隊佯敗後退,誘使趙軍追擊,另派兩支奇兵偷襲趙軍後路。趙軍一路追擊到秦國的壁壘前,久攻不下。而秦國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騎兵截斷趙軍後路,另一支則佔據了趙軍的壁壘。把趙軍分割成兩段。趙軍只好堅守待援。此時,秦昭王把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都徵發到長平,堵截趙括的援軍跟糧道。

趙括軍被圍困四十六天,見救援無望,便分四隊輪流進攻秦軍的防禦壁壘,企圖突圍。趙括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四十多萬趙卒投降秦軍。白起怕趙軍反叛,於是將四十多萬趙軍「挾詐而盡坑殺之」。只有二百四十多個幼年的軍卒被釋放。長平一戰,趙國陣亡四十五萬餘人。

長平之戰標誌著趙國走向衰落,而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也成為後世人們經常探討的問題。不管是趙括的無能還是趙孝成王的昏庸,長平戰敗後,在強大的秦國面前,趙國已經慢慢變得奄奄一息了。在東方六國中,唯一一個能夠抗拒強秦的國家,開始步入了黃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時, 其他五國為什麼不援助趙國, 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懂嗎
秦的統一|范睢相秦趙括誤國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