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瓷: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

中國瓷: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

中國瓷: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

瓷器,一種與生活相伴而生的藝術品,從「一帶一路」峰會的國宴餐具,到家家戶戶使用的茶具,它集實用與審美於一身。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僅以大小寫區分,這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瓷器是由高嶺土等燒制而成,一般在窯內要經過約1280℃-1400℃的高溫燒制,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加以彩繪,表面的釉色會因溫度的不同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一般稱其為「原始瓷」。早期瓷器以青瓷為主,隋唐時代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系。至宋代時,瓷業最為繁榮。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宋代瓷器以各色單彩釉為特長,釉面能作冰裂紋,並能燒制窯變色及兩面彩、釉里青、釉里紅等。景德鎮就因為宮廷生產瓷器而得名「瓷都」,其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清代生產「彩瓷」,圖樣新穎,瓷色華貴,以「琺琅瓷」、「粉彩」最為傑出。

世界認識中國,從瓷器開始。中國的瓷器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價格比黃金還貴,被稱為「白色的黃金」。明清時期,瓷器作為一種商品外銷到了世界各地,成為第一種全球化的產品。16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了製造瓷器的嘗試,與此同時,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景德鎮,探尋製作瓷器的秘方。而在18世紀之前只有中國可以製造和生產出瓷器。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每個國家在陶瓷上也都出現了自己的風格,越來越個性化。

四百多年前,通過絲綢之路,瓷器成為聯繫中國和世界的紐帶。如今,「一帶一路」全新啟航,不斷創新的中國瓷器將繼續把中華文明之美遠播世界,也將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一代代傳承下去。

策劃:吳婧 後期:張涵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國內首例冷卻塔鋼連廊整體提升就位
多元化匯聚展會人氣 第十三屆藝術北京全新升級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