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什麼愛幹家務的孩子就業率能提高15倍?

為什麼愛幹家務的孩子就業率能提高15倍?

爸爸媽媽

請給我一個做家務的試錯機會吧……

導讀:當孩子步入青春期後,學業的壓力讓每個家庭都陸續進入了「戰備狀態」。

為了給孩子提供最佳的教育氛圍,父母們將身心幾乎全部投入到孩子身上,出於疼愛,許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干一點家務,總覺得,孩子的時間最寶貴,有限的時間應該利用在「重中之重」的學習上。

父母的良苦用心,世人皆能體會,但假如將格局和眼界放得更寬廣一些,是否能夠收穫到不一樣的答案呢?

Part

1

——參與家務的程度,決定孩子未來的走向。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實成績只是青春期階段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綜合素質能否穩步提升,將直接影響到孩子一生。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讓孩子適當地參與家務勞動,亦是家庭培養孩子的最佳方式之一。

哈佛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

愛幹家務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愛幹家務的孩子,更善於在未來經營好自己的愛情與婚姻,心理疾病患病率也非常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社會技能、認知能力及責任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Part

2

——參與家務是未來孩子生活品質支撐的重要保障。

那麼,由易到難,我們看看青春期10—16歲年齡段的孩子都應該參與哪些家務勞動。

① 疊被鋪床

② 簡單的垃圾分類

③ 協助清洗機動車

④ 使用洗碗機

⑤ 修復掉鏈的腳踏車

⑥ 清理冰箱或冰櫃

⑦ 清洗爐灶、烤箱

⑧ 能夠烹飪簡單的菜肴

⑨ 簡單縫紉、修補衣物

⑩ 參與家庭小物件的採購討論

由此可見,幫助父母承擔家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麼承擔這些家務,能為青春的孩子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Part

3

培養孩子的條理性

「縱學富五車,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

建議家長們先從細節處著手。

要求孩子每天功課完畢後,必須將相關的資料和書籍全部歸位;洗滌後的乾淨衣服,由孩子整齊有序歸置進衣櫥;家庭生活垃圾必須進行分類,並定期丟棄到小區垃圾桶中。

當然,上述規則的制定需要經過充分的溝通並尊重「契約精神」,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孩子自然會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一般的家務中,可以將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決策制定交給孩子,父母擔任顧問,並提出一些引導性建議。

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下青春期的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與分析能力已遠超同時期的父母,他們通過觀察父母處理家務的順序,進行歸納與總結,逐漸領悟到家務工作中輕重之分的內在邏輯。在這種實踐下培養的孩子,具有較強的條理性,與此同時,孩子也會靈活地將這種思維模式應用到學業與未來的工作中。

培養孩子的組織協調能力

校園是孩子學會領略社會生活最好的「實習地」。

在學校,除了必要的學業外,孩子還將與同學們組織參與各類活動。這對於一個有豐富家務經驗的學生而言,是驗證自身思維最好的「試驗場」。

因為,一個孩子只有具備一定的條理性,才有可能被老師「委以重任」,承擔一些與學業本身不大的課外工作,從而獲得培養自身組織協調能力的機會。

長期以來,70後、80後的父母總認為班幹部當選是因為這個孩子在班級中的學習成績最為優異,其實不然,老師委任一個孩子成為班幹部,除了優異的成績外,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執行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

試想一下。

假如您的孩子既能承擔簡單的家務,又能保持成績的穩步提升,單憑這一點,這已經證明您的孩子具備兼顧兩件事物的協調能力。

在家庭中,他已經明晰什麼是自己的份內事,具有一定的責任感。

在學校,他懂得如何快速協調分工,組織同學們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相關任務。

試問,這樣的好孩子,怎麼可能不受到大家的歡迎呢?

培養孩子獨立後的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的強弱是檢驗獨立生活的「試金石」。

無論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哪個階段,他們終將獨立並組建自己的家庭。

所以,相信所有父母都期望子女在未來的獨立生活中能保持自信、樂觀的心態。而子女是否具備這一切,取決於青春期父母肯不肯把「試飛」的機會留給他們。

試想。

假如有一天家中停電,父親要求兒子作為助手共同檢查電閘,並更換保險絲,父親一邊修理一邊將原理告訴兒子,這意味這什麼?

這意味著,孩子在點滴的家務中掌握了其他孩子可能永遠都不會掌握的新技能。

若干年後,兒子參加聚會,又發生了停電,他能夠快速調取自己的知識儲備,憑藉早年從父親那裡學來的修理技巧,三下五除二地解決眼前的問題。

試問。

誰會不投向讚賞的目光呢?

這也不正是父母希望實現的場景之一嗎?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面對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沒有哪對父母可以為孩子操勞一輩子。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獨當一面、自力更生的人。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願意傾盡全力為孩子的發展去投資。其實,從事簡單的家務,何嘗不是一種投資呢?

其實,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們,又何嘗不是隨孩子一起在共同成長?薦書人文哥這次給家長們推薦兩本美國引進版的好書——《養育男孩》和《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見和發現更好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客書坊 的精彩文章:

TAG:博客書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