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這麼好,想必不會被時間淹沒掉

他這麼好,想必不會被時間淹沒掉

第一篇推文當然要寫葉盛蘭,雖然他去世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喜歡看戲的外婆經常說起他,小生哪有比得上葉盛蘭的。聽她誇了這麼多年,今年寒假一時好奇在百度上搜了一下,這一搜不得了,驚為天人——長得太好了!即使色彩於圖像有非比尋常的重要性,這黑白照依然掩蓋不住他的貴氣。

葉盛蘭家境富裕,父親是名社富連成社長,據說梅蘭芳也曾在此學藝。如此成長環境,卻能吃苦。據說他學戲每日必提前半小時到,做好準備工作,恭候師傅來。每日中午別人都去午休,他主動給自己加一遍功。於是年少成名,文武戲兼修。

不過,我覺得他最令人敬佩的是格局寬廣,懂道理。葉盛蘭文革期間被劃成右派。劇院領導為了整他,讓他日場連著夜場演戲,中間休息的時候還要打掃劇場。他最後病重早逝想必跟身心俱疲有關。即使如此,他對待演出依然認真賣力,對待錄音更是精益求精。現存他的資料中,有不少錄音作品。在他紅遍上海灘,以小生挑班當戲班老闆的時代,據說脾氣比較大,但是為了戲能受委屈。在與王吟秋合作《呂布與貂蟬》時,對方提出諸多要求,他一一滿足。為了表演效果,他不惜重金,是以戲班收入雖然多,但自己所得並不多。

雖然照片距離我們有些年代,但照片里的葉盛蘭,並非保守之人,相反,他思想開闊。他與杜近芳去歐洲演出時,看到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繁華,也表示很羨慕,「咱們祖國多咱才能趕上人家這樣吶!」。他覺得戲班收歸國營有些不合理之處,曾說:「京劇來源於民間,它上過野檯子,也進過宮廷,但不是什麼戲都進宮廷。它生長和延續的土壤依舊是民間。這麼些演員,能給統治者唱的又有幾個人呢?觀眾還是人民呀!改革不能是推翻了重來,而是該改的才改,優良的何苦得動它呢?」。近期聽了一個講座,香港城市大學鄭培凱講授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經典的東西、高雅的東西都一定是從通俗的,流行的東西裡面出來的。一個東西成為經典,一定是在人們心中能留下特別深的印記,無法被時間沖刷走的那一部分。

我覺得京劇大師葉盛蘭無論唱戲還是為人,都經得起時間的沖刷吧。寫下此文,聊表喜愛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還真是一個「盜墓」電影
智慧城市添幫手!哈工大機器人來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