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爛番茄新鮮度96%的神劇 每個女性都值得一看

爛番茄新鮮度96%的神劇 每個女性都值得一看

《使女的故事》憑藉演員精湛的演技,編劇神乎其神的創作能力以及導演細膩的表現手法橫掃了艾美獎各獎項,成為最大贏家。自第一季終,在眾多觀眾的殷切盼望之下,本劇於4月25號回歸,雖是原著之外的故事,但是其精彩程度毫不遜色,豆瓣評分高達9.5分,爛番茄新鮮度飆升至96%。

本劇改編自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反烏托邦小說,小說的情節雖已在第一季中全部呈現,但在本回歸季原著作家也參與到了故事的創作,就開播的兩集來看,仍延續了故事的精彩性與結構的緊湊性。劇情的致命吸引力狠狠的牽制了觀眾的心跳頻率,強烈的帶入感彷彿自己就是劇中的女主。一旦上了本劇的車,便沒有回頭路了。

當宗教異化上升到意識形態

第一季中的故事線可以簡單的概述為原因和結果兩大主線,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大致可概括為:在未來某個時刻,由於環境的污染造成的氣候的變化及水質的污染致使美國大部分的女性都無法生育,想像一下如果世界上大部分的女性都無法生育的話,人類大概離滅亡不遠了。

所以為了人類的繁衍生育以及人類文明的傳承,剩下的小部分可生育的女性便被「集中」起來,這部分女性就叫做「使女」,或稱「行走的子宮」,想當然「使女們」開始的時候肯定是不願屈服的,可想而知,使其屈服的武力行動有多殘酷。

而當使女們在進行完前期的「被迫屈服」訓練之後,會被送到各大主教家,與主教們進行性活動或稱「受精儀式」以完成生育任務。

但是!讓人氣憤絕望和無法忍受的是使女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寶寶不僅沒有撫養權,連探視權都沒有,也就是說在孩子生下來的那一刻就會被抱走,由主教家庭撫養,完成任務的使女在身體恢復之後會被送到另一家主教家庭繼續進行生育工作。

當全世界的人都信奉的上帝信念被歪曲成極端的不可思議的說教並上升到國家的意識形態,以武力壓迫和宗教說教壓迫世人將嚴重扭曲異化的社會當成習以為常的現實,宗教異化上升到國家意識形態的恐怖程度可參考一下希特勒對猶太人慘絕人寰的迫害。

自我身份的解構與重構

可想而知,從完整意義上的人被迫淪落為生育工具,是多麼殘酷的事情,但是,真正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如果環境再度惡化,那麼,劇中的一切是否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現實?

當代表個體意義的名字被取代,家人生存未卜,面對這了無希望,令人唏噓的世界,自己卻什麼都不能做,甚至連自殺都不可以,劇中女主瓊的身邊,卧室決不會有使其致命的工具存在,刀具等工具都不被允許攜帶,比絕望還要絕望的現實,大概只能如行屍走肉般進行機械呼吸了,對生存的無望,和對現實的憎恨,此階段女主的自我意識開始出現了重構。

反抗即懸念

在無數次的嘗試中,瓊並沒有向現實屈服,而是在這寸步難行的荊棘中尋找曲徑小路,本劇的最致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對懸念細緻的處理方式,。

劇中對懸念的處理基於女主的演技以及對劇情的構建可謂是非常抓人心的操作了,那種彷彿是很有希望的存在被劇情碾壓的粉身碎骨,而彷彿了無生息的現實卻被女主的演繹增添了溫度。

在第二季季中,就前三集來看,女主的反抗會佔劇情的大部分,畢竟懷了孕,有了反抗的籌碼,可謂是有恃無恐吧。雖然是原著之外的故事,但是令人窒息的劇情一點都沒有少,甚至是有增無減的趨勢,可以說超級精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情於理 的精彩文章:

2018春季美劇推薦,值得一看

TAG:娛情於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