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區塊鏈的金融應用到底成熟了嗎?幾位從業者這樣說

區塊鏈的金融應用到底成熟了嗎?幾位從業者這樣說

關於區塊鏈的金融應用,他們說了些什麼?

2018年5月4日,金融新媒體獨角金融攜手區塊鏈深度媒體獨角區塊鏈主辦的沙龍——「區塊鏈金融應用的真相」在北京成功舉辦。

本次沙龍以區塊鏈與金融為主題,分析了區塊鏈金融應用目前的發展階段;探討了區塊鏈在數字貨幣、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創業機會。現場嘉賓與觀眾一起發掘可能短期內成功的區塊鏈金融應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Higgs Block CTO 李貴寧和新加坡財富鏈基金會輪值主席王喻哲等嘉賓分享了見解。

尹振濤給大家帶來了「區塊鏈金融風險與監管建議」。

在他看來,區塊鏈金融對金融監管帶來新的挑戰。具體表現為:跨界化、去中心和不完善。

跨界化是行業層面甚至是體系層面的跨界,比金融領域的綜合經營更具顛覆性,複雜性和多變性;而目前絕大部分金融服務及其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都是以中心化為核心框架,去中心可能使得市場迅速出清,也可能導致市場瞬間失效。

他認為,區塊鏈技術目前仍然屬於起步階段,還不成熟,也不夠完善,有運算速度、硬分叉、 51%機制等系統自身弊端,也受到黑客、漏洞、違法利用等外部攻擊。除此以外,公有鏈還存在系統性金融風險。

尹振濤總結了目前虛擬貨幣市場的6大亂象:虛擬貨幣市場操縱問題突出;ICO騙局眾多;投資者適當性完全缺失;宣傳導向錯誤、媒體推波助瀾;違法成本過低、監管缺乏有效性、法律空白仍然存在;脫實向虛問題突出等。

對症下藥,他也提出了整治虛擬貨幣市場的10條建議。明確虛擬貨幣的屬性、規範虛擬貨幣交易所及其交易行為和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監管溝通協調等建議都在其中。

新加坡財富鏈基金會輪值主席王喻哲作了主題為「區塊鏈變革商業生態」的分享。

他眼中的區塊鏈,是一場思想遇上制度和科技的完美邂逅,並將重構全球金融,因為金融行業的三大本質是經營信用、商品是貨幣和核心能力風險管理。而智能合約和機器信任帶來智能信用社會,大大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指數級提升金融效率;區塊鏈技術驅動的數字加密貨幣互聯網路,也實現了價值的去中介化實時傳輸和交換。

區塊鏈從1.0時代的比特幣、2.0時代的以太坊到3.0時代的EOS,可商業化落地的區塊鏈操作系統。對於區塊鏈4.0,他認為是互聯網世界到區塊鏈世界的應用落地和映射和區塊鏈社交。

古典金融中的證券、銀行、投行、基金和保險目前在區塊鏈金融中都有了映射。

Higgs Block CTO 李貴寧跟大家聊了聊區塊鏈是如何連接實體經濟的。

他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連接世界的區塊鏈?

在他看來,儘管市場上已經有超過100個不同的區塊鏈底層技術,但大部分基於實體經濟的業務,依然難以在區塊鏈上運行。

他提到,目前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業務角色具有不同的共識許可權、業務數據具有不同的傳播範圍以及業務運營經歷不同的階段和流程。

李貴寧也介紹了Higgs Chain,這是一個異構結構的區塊鏈網路,正在互聯網金融、銀行、交易所、保險、供應鏈等眾多行業應用場景中實現落地應用。

而在2017年11月,Higgs Block與四川省自貿區金融服務局合作建設了金融監管沙盒系統,成功將Higgs Chain應用至金融數據實時監管中,為金融交易提供事前和事中監管,控制風險交易的發生;同時根據金融交易事後監管對違法交易進行排查,在風險發生前通過系統判斷及時阻斷。

圓桌論壇的環節,李貴寧在回答「區塊鏈如何做金融創新」時提到,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區塊鏈解決的是信任問題。但現在大部分的聯盟鏈應用其實更多在溯源、存證。

他個人覺得,在這兩種場景下不算是解決信任問題。因為區塊鏈不能證偽只能存真。區塊鏈目前的基礎能力還不足以解決很多應用場景。供應鏈金融確實是好的應用,但是供應鏈金融更多是借用UTXO可拆分可溯源的方便溯源,複式記賬法也可以溯源,只是麻煩,但是也是可以做的。

現在如深圳、杭州等城市正大力發展區塊鏈,設立了相關的基金,甚至建立了產業園。不過,主辦方也在現場提醒,創業者與投資人還要仔細甄別項目,不能盲目跟風,在監管的框架內,尋找到合適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加勒比海國家在旅遊業中引入加密支付
中美貿易戰爆發,誰會更狠地報復對方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