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生命做外交,法國總統訪華周恩來接待,兩人都是癌症晚期

用生命做外交,法國總統訪華周恩來接待,兩人都是癌症晚期

總理周恩來相信除了我國之外與之淵源最深的就是歐洲了,他在青年時期就曾經在法國旅遊居住了兩年,隨後還周遊了英國和德國,後來耶魯大學教授曾經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了咱們總理的思想形成模式,他發現當時和周總理同樣趕赴歐洲留學的中國學生還有很多,但他們沒有一個像周總理這樣在歐洲奠定了巨大的基礎,也正是因為它在歐洲長時間生活的關係,他了解當地的思維社會習俗,這使他不僅在日後成為了偉大的革命家,更是成為了偉大的外交家。

新中國解放之後的數年,中國與西歐的關係逐漸緩和,但咱們的總理一生都沒能再回到歐洲遊玩,法國在當時曾多次試探性的建議他訪問法國,甚至在1966年還發出了官方的邀請,但是咱們的總理以日程安排全滿為理由委婉的拒絕了他們,雖然他也曾在非正式場合中提出想著再回到自己遊學的國家看看。但由於當時文革的爆發,周總理不便出國,且當時我國的外交規定是對方高級領導人先來我國訪問,我國才能派遣人員到該國訪問。

而法國終於也做出了妥協,在1973年9月,法國總統皮蓬的專機在北京降落,那時候他已經是骨癌晚期全身浮腫連走路都困難,而在機場迎接她的周總理則被確診為膀胱炎,當時這位法國總統不想向美國總統一樣,遺憾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跑到中國訪問,而咱們的周總理也同樣抓住了這次機會為中國外交打開局面,法國媒體認為總統訪問中國是西方國家元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訪華,而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訪華只是為了解除兩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友好建交。

這一場訪問當真是交互性命的訪問,兩個都是被病痛折磨得幾近消亡的老人,卻還在一起開心的聊天,他們參觀了天壇還去了大同考察雲港石窟,然後他們又乘坐飛機去往杭州又到上海觀看上海全景,法國總統的訪問時間為期七天,臨別時大雨滂沱,很多中國百姓中都冒著大雨前來送行,警衛員想給重病在身的周恩來打傘,周總理卻憤怒的拒絕了,淋著大雨目送飛機起飛回國,半年之後,這位法國總統就去世了,而這位總統去世之後,代表中國訪華的是周恩來的小師弟鄧小平,他從法國帶回了很多法式麵包與自己的師兄,老同學共享青春時期的味道。

而在1979年,法國巴黎周恩來曾經居住的地方舉行的紀念牌揭幕儀式,到時任法國總統的德斯坦致辭說道,周恩來是一個有著極大魅力,智慧超群且學識淵博的人,在此我們樹立以此紀念碑,紀念他的戰鬥生涯以及與法國的友好情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最愛得癌症的人找到了!快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
癌症康復最常見的4種錯誤做法與運動養生方法,你做對幾個?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