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焦裕祿墓,葬於黃河堤頂,歷時8年佔地5萬平米,開國領袖題詞

焦裕祿墓,葬於黃河堤頂,歷時8年佔地5萬平米,開國領袖題詞

焦裕祿烈士墓位於蘭考縣城關北黃河堤頂上,緊靠蘭考菏澤公路西側,南跨五午千渠,佔地約50000平方米, 分堤頂堤下兩段。1966年建成,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4月,增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蘭考縣城北的「焦裕祿烈士墓」,1966年建成。1968年、1974年2次重修,該墓為漢白玉砌成,烈士墓坐北朝南坐落在堤頂中間,用漢白玉長條石砌成,長4.9米,寬2.3米,高1米,長方形底座,蓋瓦形墓頂。

墓區是16米見方的平台,墓北面為屏風牆,上面鑲有開國領袖題寫「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金字。

墓前立有漢白玉石碑,正面鐫刻著,焦裕祿烈士之墓,碑首鑲嵌烈士的瓷像,碑陰記載烈士的生平事迹,墓周圍有鐵索環繞。

1946年他參加革命工作,1962年調任蘭考縣委書記,帶病工作,訪貧問苦,帶領群眾治理沙荒窪鹼地,改變了蘭考面貌,但他卻因積勞成疾,於1964年5月14日病逝,葬於鄭州烈士陵園,後遵照他的遺囑,於1966年遷葬於蘭考。

墓後屏風題字:「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董必武同志題寫的《學焦裕祿同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上之殤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美軍轟炸一個菲律賓小島,留下大量彈坑如月球表面一般
焦裕祿妻子,18歲結婚,獨自養大6個子女,要求嚴格從不搞特殊

TAG:墨上之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