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宜准動態心率衡量跑步效果

用宜准動態心率衡量跑步效果

在跑步過程中,無論是慢跑、間歇跑還是衝刺,總會有對應的運動效果。但大部分跑步愛好者,往往是隨性大於理性,模仿多於科學。如何判定跑步效果,多憑主觀感受,對於非專業的跑者而言,容易導致鍛煉缺乏成效。更有甚者急於求成,在短時間內加大跑量,或者在大病初癒時立即投入運動。宜准提醒:這不僅不會收穫好的效果,反而有損身體。

一、運動為什麼需要監測心率

人在運動過程中,全身的供血速度比安靜狀態時增加數倍。為滿足供血需求,心臟需要成倍提高收縮速度,這時候供應給心肌的血量也會相應增多;但心肌本身的血液供應只能在舒張期獲得,如果心跳速度太快,心臟的舒張期就必然很短,心肌就容易缺血。此時的狀態更多是處於劇烈運動的無氧狀態下,若沒有長時間的鍛煉基礎,心臟發生意外的概率也就提高了不少。

即便是較為輕鬆的有氧跑,要達到心肺強化或減脂、獲得健康的目的,身體同樣需要達到具有強度、密度和持續時間三個衡定要素的運動量,而三大要素的核心就在於是否達到靶心率,即目標心率。

二、動態心率才具監測意義

通常醫學上會採用24小時動態心電圖來作為診斷依據,將動態心率恢復時間作為機體疲勞判定的指標。因為某一個時間節點的瞬時心率在醫學上不具有特定意義,只有連續時間段的心率動態變化才能作為判定依據。在運動過程中,同樣需要動態心率的實時精準監測,以此來判定運動狀態,不同的運動心率能帶來不同的運動效果。

因每個人的個體情況不盡相同,要在一定時間內達到一定成效,需要時刻關注運動時的動態心率,將心率時刻控制在對應的有效區間內。

三、只做最專業的解決方案

跑步時監控心率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佩戴上動態心率監測設備即可實現。

宜准動態光心率系列的運動表選用研究人類心率已有60餘年歷史的飛利浦光學心率感測器,在外觀上經歐洲實驗室指導設計,使設備更貼合手腕;同時,宜准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成立「運動可穿戴智能聯合實驗室」,獨創出符合國人體質特性且抗運動干擾的七檔心率區間演算法,提高了心率設備監測的精準性,可以在各種運動場景中替代傳統的心率帶。

例如目前銷量較為火爆的E2,其材質採用相比TPU更為柔軟親膚的硅膠錶帶,雙排導汗槽的設計增加了透氣性和排汗性;錶帶連接處的立耳式設計,讓佩戴更牢固,有效減少漏光與信息傳輸損耗,持續並準確的監測用戶的實時動態心率。

在跑步過程中,可通過手錶界面查看實時心率數值和當下運動效果。

運動結束後,可以將本次運動的數據從手錶同步上傳至宜准跑步APP,實現運動狀態與效能在線智能評估和運動深度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解讀三大跑步軟體——咕咚、悅跑圈以及keep中的跑步功能
不要再早起跑步了,在這個時間段運動才最好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