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王圓:創新文化自信的傳播之路

王圓:創新文化自信的傳播之路

文化自信是我國走向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覺,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覺力才能形成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信心,才能形成文化自信的底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致力於探索文化自信發展之路的同時也在積極調動全民的文化自覺力,結合當下的時代發展和大眾文化語境,推陳出新,創新傳播模式、傳播媒介、靈活運用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將傳統的印象式教材灌輸巧妙地與當下新時代需求相結合。

以娛樂品文化內涵

《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在國內掀起了「詩詞熱」。中華文化最豐碩的精髓就凝結於詩詞中,比賽以電視節目的形式播出,選手之間同台競技,解讀嘉賓畫龍點睛的點評,巧妙地將題目引申到現代社會當中,加強了詩詞的文化感染力。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的播出迅速在國內掀起了「博物館熱」,邀請明星擔任國寶守護人並通過小劇場的形式再現歷史情境,讓文物守護者傾情講述「大國重器」的前世今生。正如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所說:「探索更多如同《國家寶藏》節目般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式,在內容上深度挖掘文物之間的關係、文物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在形式上推陳出新,靈活運用當代人熟悉、喜愛的傳播方式,從而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以文化的內核,借綜藝的外殼,創造一種全新的文化傳播模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新形態文化探尋節目《一路書香》,帶領讀者從書中走回現實,領略文學經典生產的文化場域。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到《平凡的世界》的陝西,再到《最後一頭戰象》的西雙版納、《社戲》的紹興以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作者普希金曾任職的地方聖彼得堡。在場景中還原讀書體驗,更加有利於文學名著的傳承與輸出,讓經典在新時代下持續閃光。大型民族音樂真人秀節目《天籟之聲》,以文化尋根的擔當,致敬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讓民族音樂和經典音樂在娛樂和稍顯浮躁的文化氛圍下獨樹一幟。

用娛樂彩釉包裹文化內涵,以更加光彩耀人的魅力去吸引大眾,明星效應和娛樂綜藝雙管齊下,在偶像號召和青春娛樂的呼應下,在寓教於樂的點滴浸潤中領略中華文化精髓。

新媒介解碼文化基因

加拿大著名媒介學者哈羅德·英尼斯認為,「媒介的產生會改變或影響文化的進程和歷史的發展。一種新媒介的產生或媒介形態的改變,往往導致新的社會關係的形成,進而影響整個社會心態、社會文明的發展。對於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

電影作為20世紀由西方舶來的「第七藝術」,融合了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因而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經深入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上映的本土電影《德皮》,以主人公德皮的故事為線索,向傳統文化的守護者致敬,號召人們守住傳統文化的源泉。微電影《功守道》向全世界傳遞中國武術文化,深刻展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力。國產新版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乾坤福壽鏡》《勘玉釧》等,創新表演形式,讓傳統「國粹」藝術通過銀幕走向了觀眾。文化自信鑄就「電影夢」,《湄公河行動》《戰狼Ⅱ》《建軍大業》《空天獵》等新主流電影,再現文化自信的底氣。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從中國傳統古籍中尋找靈感,其創作靈感來源於《莊子·逍遙遊》,片中鯤的形象即取材於「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同時融入了中國古代文學經典《詩經》《山海經》《搜神記》《滕王閣序》與上古神話「女媧補天」等傳統元素。

紀錄片作為描寫、記錄或者研究現實世界的電影,它是現實生活的見證、歷史的忠實寫照,因而能以其無可爭辯、令人信服的真實性和來自生活的特有的藝術魅力,去影響、激勵和啟迪觀眾。紀錄片《記住鄉愁》深入中國傳統村落和古鎮聚焦邊緣文化和特色建築,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和源泉。《傳家本事》呈現了一個富有底蘊和生活氣息的當代中國民間生活景象,從民間生活中挖掘地方志,還原傳統儒家仁義禮智信的道德信仰與人文內涵。《穿越海上絲綢之路》盡顯文化自信與世界胸襟,透過現實場景顯影歷史圖像,歷時性地重繪海上絲路的人文地理。系列微紀錄片《中國夢365個故事》每集通過3分鐘的人物故事,以原生態的紀實形態,全景式、多層面、多角度地展示發生在老百姓身邊豐富多彩的美好人物和故事。《我在故宮修文物》從文物修復師身上展現出來的「工匠精神」和儒家「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處世態度,是千百年來中國人認真處事之風,是對職業的自信,更是對國家、民族的文明的自信。《本草中國》以「本草」為切入口,以溫暖真實的視覺力量挖掘和記錄隱遁的中醫藥故事,深度解密中醫藥文化的奧妙精髓和悠遠歷史,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粹。

傳統文化與現代傳媒的完美結合,適應了網路新時代發展的要求,也讓現代傳媒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現代傳媒技術的優勢將五千年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了下來,並發揚光大。

樹立數字化保護理念

「互聯網+」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的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創造新的發展生態。2017年12月3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開幕,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市場,預示著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帶動了傳統行業新的崛起。博物館經濟也快速搭乘上了數字化信息的列車,以信息化作為槓桿和支點,改造傳統的博物館。博物館是一個地域歷史和文化的積累,有助於人們探索人類社會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不僅是地域歷史的縮影,也是地域文明的開放窗口,是在豐富的文物展品中串聯民族志和地方志的文化縮影。隨著博物館逐漸對社會大眾免費開放,博物館逐漸承擔起保障社會公眾基本文化需求的責任,是社會文化服務體系的構成部分。「互聯網+博物館」使博物館從文物庫房變身數字博物館,讓陳列物品的建築鮮活起來、靈動起來,讓刻板的文物活了起來。2017年,有近600年歷史的故宮和創立僅19年的騰訊結成「忘年交」,藉助「互聯網+」讓文物走進千家萬戶。目前,故宮博物院超186萬件藏品已全部在網上公布,同時,故宮博物院正全力以赴將藏品的三維影像信息以及故宮的古建築資料傳入網路平台。單霽翔曾提出:「數字故宮可以讓你全方面觸摸這座文化寶庫,每天展示一件文物的高清影像,可以保證至少五百年絕不重樣。」「互聯網+中華文化」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了文化遺產,讓文化以更多樣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

數字媒體作為一種全通道式的傳播,一方面改造了傳統媒介的表現形式,另一方面又塑造出更多樣、更新穎的媒介形態。運用這些數字化新媒體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是新時代下保護傳統文化的新策略。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非遺」數量最多的國家。截至目前,我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共有1300多項,躋身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9項。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1項,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1項。保護非遺文化,突破傳統的固態保護、文化資源開發等形式,新媒體的產生對於非遺的傳承和推廣來說是一種新的文化傳播形式。通過移動終端、戶外交互終端、文化產品展示中的新媒體使用,推陳出新、融合前沿,新媒體的力量不容忽視。

(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原標題:創新文化自信的傳播之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宗悅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于海闊:對外漢語教材國別化是大勢所趨
王立民:美元霸權遭遇五重挑戰 中國如何應對貿易爭端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