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努力每天學習仍然無法在行業內脫穎而出?一定是你誤信了這三個謊言!新認知

為什麼努力每天學習仍然無法在行業內脫穎而出?一定是你誤信了這三個謊言!新認知

前文提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複雜、快速變化、知識經濟發達的時代,因此我們應該成為貪婪的學習者和博學多才的人,做一個保持持續學習能力的人。可是為什麼許多人會認為有意學習只是生活的選項之一?

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在學校和社會裡接受了三條強有力的信息。這些信息在過去可能是正確的,但是放在現在來看完全錯誤。

本文闢謠了學習和認知的三個謊言,教你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

本文約字數2581字,約8分鐘閱完

謊言1

學科是對知識進行分類的最佳途徑

我們的教育系統建立在一個將知識分為不同學科:數學、語文、歷史等,這樣一個模型上。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得到的信息就是,這些學科最好是單獨學習。

我們甚至將這些學科進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學習領域,例如經濟學分解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種分解領域並分別教學的模式被稱為還原論。儘管它現在仍然是我們社會的標準學習方法,但在更發達的國家中已經開始改變。

不可置否,還原論有很大的好處。在範圍很小的領域內,每個人有相似的知識背景,並採用相同的術語,新知識就得以高速有效地傳播。這種模式催生了許多重要的發現。

但還原論也存在著不小的缺陷,其一就在於讓領域之間的聯繫變得模糊。學習一件事情會讓學習其他事情更難,因為我們學到的概念與特定的學習領域密切相關。

比如,如果你在嘗試學習第二種語言,新語言的語法、詞序、時態或複數規則與你的母語不符合,因此你感到舉步維艱。

還原論的另一個弱點是,專業領域以外的人無法輕易掌握領域內發生的事情。

比如,一個神經外科醫生與另一個神經外科醫生聊,完全沒問題。但一位神經外科醫生試圖向一位平面設計師解釋腦部手術的最新進展,是不是有些困難?

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所以在一個領域的獨特見解並不適用於另一個領域。雖然知識應該是相通的,我們卻無法遷移概念和規律。

伊隆·馬斯克對此感受非常強烈,我們的教育體系,根本不會教孩子們知識的「共同根源」。因此他創建了他自己的學校,並把他所有的孩子都送到這所學校上學。

謊言2

在學校里完成大部分學習

「自我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方式。」——馬克·吐溫

教育最根本的問題之一就是學校與學習的融合。事實上,學校只是學習的一個環境。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學習都發生在學校之外,在家裡、在操場上、在運動場上、在旅行中、在我們閱讀的書籍、我們喜歡的愛好中,特別是從工作中學習。

然而,我們卻被教育成將正規教育視為「真正的」教育。

把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和現實世界裡發生的事情混為一談。比如,在現實中,警察在打了兩槍後就把武器放回皮套中,或者會暫停槍戰而把用過的彈殼放到口袋裡。在一個真實案例中,一名軍官從襲擊者手中奪過槍,然後本能地將槍還了回去,就像他在警察學院時與他的訓練師進行的一次又一次訓練的那樣。

我們經常在學校里學習一些技能,而這些技能不適用於現實世界,甚至會影響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

比如,我們都知道在課堂上遵循指導並遵守規則的人會得到獎勵。但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努力工作並遵守制度就一定要的到領導相應的獎勵嗎?其實不是的,因為在學校我們是付出學費學習,而在現實的工作中,我們是通過保質保量的完成本職工作來獲取報酬,兩者並不能混為一談。

事實上,大部分的正規教育把我們培養成追隨者,而不是領導者。比如,我們大多數人童年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相信不少人被告知亦或是會告知下一代,一所好大學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門票,但事實並非如此。

有這樣一份研究報告曾指出,大多數美國總統、國會議員、參議員,甚至大學校長都是以低GPA大學(指低於平均水平線的學校)畢業。

一項對700名百萬富翁的調查顯示,他們的平均績點是2.9,甚至不少商界牛人甚至沒有從大學畢業,他們並不認為一所好的學校是他們成功的重要部分,並且在專業場合,沒有人會問你上過什麼學校。

事實上,為了考試或僅僅是為了進入一所好大學而學習,往往會帶來外在的動機,阻礙內在的動力。正規教育通常不擅長向學生展示學科之間的聯繫,或者教學生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應用他們所學到的東西以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在正規教育的結果之上,我們最需要加強的是對學習的熱愛和成為自主學習者的能力。一個自主學習者能夠識別和排序他所面臨的問題、學到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堅持每周至少學習5個小時,並將他學到的經驗應用到現實世界的挑戰中。

一旦一個人愛上了學習,他就會終身自主學習。那麼,自然地,幾十年努力的積累,將會提供比一個四年的學位更高的價值。

我們的一生中,大多數的學習都是在學校之外進行的,對成功而言,終身學習、自我激勵的學習比成績和學位更重要。

謊言3

你必須選擇一個領域並且專註於它

「我們正處在一個把專業化的狹窄趨勢視為邏輯的、自然的和可取的的時代。與此同時,人類被剝奪了全面的理解。」——巴克敏斯特·富勒

在亞當·斯密的代表作《國富論》的第一頁,他以一個別針工廠為例,說明了專業化的力量。在這個特定的工廠里,僅僅10名員工就能每天生產出48000個大頭針,令人震驚。這是分工帶來的高效率,每個人專門負責生產過程的一部分。

斯密估計,如果這10個工人中的每一個人都自己獨立完成每一步,那他們每天就只會創造200個大頭針。換句話說,專業化讓他們多創造了240倍的數量。

我們幾乎所有人都被教導,要想一躍而出成為教導者,就必須專攻。

在工業時代,生產力是通過產出量來衡量的。對於那些仍在製造業工作的人來說,這種模式仍然適用。

但大多數人現在都在知識經濟中工作,生產力不是用數量來衡量的,而是靠創造性的產出來衡量的。產生創造性想法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學習和綜合你領域中其他人還不知道的、有價值的技能和概念。

跨越不同領域廣泛的學習,然後將你的見解應用到你的核心專業上,簡單來說,就是成為一個博學的人、一個知識儲備遠超他人的人。

專業化是工業經濟的關鍵。據統計,在當前的知識經濟中,學習範圍跨越至少三個領域、並將知識整合為一組技能的現代的博學的人會成為行業中排名前1%的佼佼者,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並且是可持續增長擴大的競爭優勢。

我們過去學習的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於快速變化的知識經濟。不要把你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一個狹窄的領域上,你會錯過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情,也會錯失快速適應新發展的能力。投資你自己的終身教育,訓練自己成為一名自主學習、博學多才的人,才是能夠永遠保持不被時代拋棄、保持可持續競爭力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芳耍大牌 的精彩文章:

老闆,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
臉書暴露的數據倫理問題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可能更操蛋!

TAG:曉芳耍大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