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郡新貌 海口味道

古郡新貌 海口味道

莫失莫忘  (桃公子)

純音樂

00:00/03:16

古郡新貌 海口味道

完美的「美食旅遊」應當兼具視覺美和味覺美!在海口,你可以這樣吃美食——在府城的古城牆下美食街,邊賞千年古城文化,邊品本土特色美食,在百年的騎樓老街,一邊欣賞著騎樓夜景,一邊品味小吃,在鷺鳥翻飛的紅樹林,感受著涼爽的海風品味肥美海鮮,在瓜果飄香的鄉村,吃著鄉野味,感受著雞犬相聞……

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的果農,準備迎來荔枝收穫高峰期,轉眼間,黃皮即將成熟。近兩年來,「永興荔枝」和「永興黃皮」先後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海口市秀英區依託當地特色農產品資源,全面宣傳推介「永興荔枝」、「永興黃皮」等農產品,加快種植技術幫扶力度,大力推廣電子商務,推進「互聯網+農業+扶貧」,搭台幫助農民拓寬銷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01

永興黃皮

海口永興鎮是世界黃皮原產地之一,其野生黃皮林生長年代久遠,是世界黃皮種質資源基因庫之一。永興大力發展黃皮產業,從野生黃皮林中精選優良品種進行嫁接改良、馴化培育,不斷提升無核黃皮、大小雞心黃皮質量,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更是培育出了世界獨有的本地黃皮品種,真正造就了海口永興黃皮的「人無我有,獨一無二」,也讓永興黃皮的清香傳遍了整個瓊島。2016年,永興黃皮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註冊商標。

永興無核黃皮:果肉中沒有果核,輕咬一口,滿滿的嫩滑果肉,汁多味甜,清爽微酸。

永興大雞心:果實呈雞心形,果大而皮較厚,果皮蠟黃有光澤,果肉質地結實,味清甜而微酸,帶有獨特蜜香。

永興小雞心:較大雞心黃皮,小雞心黃皮果形要小、可食率要高,果肉黃白色,風味甜中帶酸,甜度口感俱佳,品質上乘。

永興黃皮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永興黃皮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02

海南荔枝

海南荔枝的集中上市期,也是荔枝品質比較好的時段。荔枝作為海南比較常見熱帶水果,其品種眾多,海南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荔枝種類有荔枝王、妃子笑、無核荔枝、糯米糍、白糖罌、三月紅、鵝蛋荔、大丁香、新球蜜荔與白蠟荔枝等。

杜牧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蘇東坡則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相隔200年的兩位大文豪,都把吃荔枝當作一種極致的享樂。所以這段時間如果您去海南旅遊,千萬不可錯過一年不可多得的「荔枝盛宴」。

永興荔枝是海南海口秀英區的特產, 永興鎮歷來素有「荔枝之鄉」美稱,該依託獨特的火山資源生態優勢,保存著不同類型品系的原生荔枝約萬株,堪稱世界原生荔枝資源博物園。由於汲取火山地帶土壤中的多種礦物元素,永興荔枝果大、核小、味美、色艷,常食還有保健功效。品質較好的品種有大丁香、紫娘喜、無核荔枝、玉潭蜜荔等,其中南島無核是永興荔枝中的極品,為世所罕見的珍貴無核種質,被譽為「中華第一荔」。

紫娘喜荔枝:原名蟾蜍紅,母樹在雷虎嶺火山灰輻射地帶永秀道心村,樹齡100年以上。紫娘喜荔枝單果重80克,具有早結、豐產、果特大、外觀喜人、耐貯運等優點,肉厚而質軟,汁多而味清甜,具有荔枝王的美譽。

大丁香荔枝:母樹在雷虎嶺火山灰輻射地帶建群鄉儒林村,樹齡100年以上。大丁香荔枝是目前焦核品種中綜合性能最強的品種,果肉乳白色,質地細嫩爽脆,味清甜,含香氣,具有外觀誘人、較穩產豐產、優質的優點。

南島無核荔枝:母樹在雷虎嶺的周邊建中南島村,母樹樹齡100年左右。南島無核為我省及至我國、全世界罕見的珍貴無核品質資源之一,果實無籽無核,可食率高,肉質軟滑多汁,味清帶酸,品質上乘。永興荔枝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永興荔枝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03

石山黑豆

于海口西部的石山鎮是一處天然的硒土寶庫,萬年前,火山噴發賦予了這方土地堅韌的精神與珍貴的土壤。各類農作物在火山岩石中艱難生存,卻又因汲取了土壤中含硒、鈉、鈣等幾十種礦物質而充滿能量和營養。

黑豆便是其中的典型農作物,在火山上種植黑豆的歷史已在石山鎮延續了上千年。除了坐享珍貴的富硒土壤,石山地區還擁有充足的日照條件,優質礦泉水源,每年4至8月恰到好處的雨水季節以及純凈無污染的空氣環境和綠色林帶的庇護等自然條件,為黑豆提供了優越的成長條件。

當地人堅持以古法種植黑豆,不打農藥、不施人工肥和不用殺蟲劑,保存土地的天然養料和肥力。每年秋天在收穫黑豆時,當地村民都會從中留下最為健康和飽滿的豆子作為下一年播種的種子。在這樣的代代傳承下,黑豆的品質不斷改善卻仍延續著土地的秉性。這裡出產的黑豆個頭不大,卻螢如玉,潤如油,谷香馥郁,營養價值極其豐富。

近年來,各地紛紛湧現開發並培育富硒農產品的熱潮,石山黑豆受到市場熱捧,過去八九元一斤的石山黑豆竟然能賣到數十元,在市場最熱時50元一斤都難求。人們發現在進行大量體力勞動後食用黑豆,能夠快速補充能量,長期食用黑豆的人體壯、有力、免疫力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

近年來,隨著海口推動農業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的步伐,石山鎮依託本地的富硒、長壽、綠色資源,打造火山健康農產品品牌,從品種、質量、供銷到配送等農業生產的各環節對黑豆進行包裝設計,使石山黑豆煥發前所未有的產業活力,石山黑豆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04

石山壅羊

石山壅羊為目前保持海南黑山羊最原始的母本,是黑山羊較為珍稀物種之一。因其習慣在火山爆發後形成的風化土地區的岩嶺溝壑中,採食該地區未受污染的1000多種稀灌木和石生草叢以及800多種可以入葯的野生中草藥,飲用流露于山間的火山岩礦泉水,而這些灌木樹葉和泉水含有豐富地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因此石山壅羊與別處的羊不同,天生野性,「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黃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吸天地之精華,具有綠色、生態、健康、營養的特點,常吃此羊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滋補作用。

石山壅羊之美味,是海南著名美食之一,天下聞名。此羊吃來不膻不膩,非常可口,倍受遊人歡迎。

石山壅羊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05

猴麵包樹

為海南省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栽培,猴麵包樹的果實重40多斤,切片火烤,味苦麵包,故稱之"猴麵包樹"。還有一顆珍貴的"猴麵包樹",在海口公園裡落戶,是世界上胸徑最大的喬木之一。

猴麵包樹高20米左右,莖幹粗大得令人難以置信。莖周長50米,需20餘人合抱。猴麵包樹有極強的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有明顯的干、濕季節。每當旱季來臨,為了減少水份的蒸發,猴麵包樹會迅速地落光身上的葉子,以保存生命。雨季來臨後,便依靠自身鬆軟的木質,拚命地吸水貯存在樹榦內。此時,身軀已完全代替了根系的吸水作用。

猴麵包樹,全身都是葯。果實、葉子和樹皮都能入葯,可以消炎、退熱、治瘧疾。猴麵包樹不但是動物們的食物來源,而且還是世界上最粗的藥用樹。

猴麵包樹的木質又輕又軟,完全沒有木材利用價值。但有趣的是,當地居民常把樹榦的中間掏空,搬進去居住,形成一種非常別緻的大自然「村舍」。

也有的居民將掏空的樹榦作為畜欄或貯水室、儲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麵包樹洞里貯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長時間而不腐爛、變質。

猴麵包樹還是有名的長壽樹,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乾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據有關資料記載,18世紀,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阿當松在非洲見到一些猴麵包樹,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於當地民間傳說猴麵包樹是「聖樹」,因此受到人們的保護。

06

秀英蟹粥

好吃的東西,往往不在金壁輝煌的酒店裡,不是鮑魚大餐,犄角旮旯里小店的食品往往更有味道。各位食客來到海口市秀英區不可能錯過的美食是什麼?秀英區的人會很大聲的告訴你:「蟹粥」!來到秀英不吃蟹粥可謂白來一趟。

蟹肉中含有磷、鉀、鈣,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有「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治疽愈核」之功效,其味鮮美,兩隻大海蟹,熬粥,五碗,散發著熱氣,蟹粥香滑軟綿,容易消化,尤適合老人和小孩。

秀英蟹粥是海口市秀英區地道的特色美食,不少遊客到海口旅遊、觀光、度假,都必須品嘗一頓地道的秀英蟹粥為快,都為這鮮美濃郁的香味所折服。

海南人非常喜歡吃蟹粥,尤其是當做夜宵來吃,每到傍晚,這裡的蟹粥生意就已經開始了,由於其味道鮮美,漸漸被大多數人所熟知。

秀英蟹粥採用螃蟹(有膏蟹、青蟹、花蟹等)和蝦仁均是來自於海里自然生長的,海味十足。再則是有個好配料,製作出的蟹粥不僅味美,營養價值也高,蛋白質含量高。

海口義龍路的蟹粥很有名氣,即使在凌晨三四點鐘,這裡的蟹粥生意依然紅紅火火。如果不嫌遠,還可以到海口秀英建材市場那邊去吃蟹粥,這裡有兩三家蟹粥店,生意也都很不錯。每到傍晚,店家就會將桌椅擺放在露天的停車場上,支起一個大棚便當作廚房,地上擺放著裝滿各種螃蟹籠子,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

07

碳烤生蚝

碳烤生蚝是海口一道非常有名的美食,海口幾乎每燒烤園都備有,只是燒法不一,味道也就各異。自古以來,這兒便聚集了很多生蚝的喜愛者。生蚝是牡蜊俗名,蚝肉是白色的,質地細嫩。歐洲人稱為是「海洋的瑪娜」,古羅馬人把蚝譽為「海上聖魚」,日本人則稱其為「根之源」。

蚝的做法 蚝的做法非常考究,基本有生吃,煮食等做法。生吃可以完全品嘗到蚝的鮮味,卻失去了營養價值;煮食主要是白灼、姜蔥爆、鐵板、酥炸之類,雖然能得到營養,但卻失去了鮮味。最後,人們發現只有碳火燒烤的辦法來烹飪,既衛生而又不失其營養精華。

蚝生於海水中,寒氣重,燒烤也是去其寒氣的唯一辦法,即使客人貪嘴多吃也不至於傷身。

食時有一種爽滑的口感,一口咬落,蚝汁橫溢,質感極之豐富。至於現時最流行的,大概是「碳燒生蚝」,蒜香和著蚝香,還有一點碳香味,食來的確甘香無比。

食用生蚝時,調料是不可忽略的,大抵以「檸檬汁加醬汁」或者芥茉為主,這些醬料能使生蚝本味更鮮。但有許多人喜歡用檸檬汁,因為檸檬汁除了可以適度地降低生蚝的藻腥味之外,更可以由它的清香與酸溜中映襯出生蚝所獨有的濃郁清甜口感,當然,若能再配上些冷洌的白酒,可就更顯其間真味了。

08

四更烤乳豬

「東方之豬」又稱四更烤乳豬,早在300年前的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充滿智慧的四更人,改良了乳豬的培育方法,並以獨特的烹制手法,將這一道充滿特色的地方菜,曉以江湖。

四更村農民很久以前從臨高引進了乳豬種,加上自已獨特的飼料和飼養方式。就養出了體小腰直,皮薄肉瘦的四更乳豬。聽一位四更的農民講,小豬出生後他們是有大米煮稀飯,然後伴上小魚來喂小豬。後漸加花生餅、細米糠等,促其長膘。其間還讓乳豬到野外,吃青草,嬉戲玩耍,使其具有野味。乳豬養到30天左右即可出欄,此時重量為6斤左右是烤豬的上等原料。

作為當時祭祖的重頭戲,「四更烤乳豬」以其紅潤之色,甘之味,酣之形,譽盛名至全國。四更烤乳豬」在海南東方已經是久享盛名,傾情打造「東方之豬」本土特色品牌。旨在將「東方之豬」品牌打造成為海南的名片,弘揚海南美食文化。

海口的氣質是在沉靜中帶著浪漫,這樣的浪漫體現在他的生活環境和飲食文化上,體現在海島生活的精緻上,海口人和大海一起迎接晨光,一起送走夕陽,他們可以滋潤地飲著老爸茶,生活在平凡的簡單日子裡,又幸運地承載著這片土地的美麗古樸 、祥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捲風電商城 的精彩文章:

饒平「彩青藝術」,可謂民間一絕
舌尖上的饒平

TAG:農捲風電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