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慾望引發智障,莊子教我們控制慾望,學會了就能逍遙!

慾望引發智障,莊子教我們控制慾望,學會了就能逍遙!

什麼是慾望?「欲」字,左右結構,左邊是「谷」,右邊是「欠」,可見慾望一開始指的的人類對於食物的欠缺,有欠缺就有需求,就會產生慾望。由此可見,有慾望是很正常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還要控制慾望呢?因為如果這種欠缺,永無滿足就成了「貪」。「貪」本身慾望過度,如果貪得無厭,那麼就成了慾壑難填。那麼,當如何控制慾望呢?道家莊子給我們提出的方法,學會了就能逍遙。


一、嗜欲深者天機淺:利令智昏

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這用今天的一個成語解釋,就是「利令智昏」,如果一個人的慾望過多,他就必然缺少智慧與靈性。

所謂嗜欲深者,是指慾望過高過大,墮入慾海不能自拔。「天機」是人的智慧與靈性,也指人的機緣與福報。

我們來看現實中的那些大小老虎們,哪個不是在聲色、權貴、錢財的慾望追求中迷失自我。他們本身是聰明的,在激烈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身居高位,沒有一定的腦袋做不到。可一旦貪慾攫住了大腦,人的心智就全用在了慾望的滿足上,思之愈深,智力愈減,慢慢就喪失了正確判斷是非的基本能力,活著即便知道是錯的,也抵制不住誘惑,鋌而走險。

二、夫得者困,可以為得乎?

莊子認為:「夫得者困,可以為得乎?」什麼意思呢?就是想要得到什麼反被這所得而困,這能算有所得嗎?可惜現在太少的人能夠理解莊子,太多的人被想要得到的東西所困,不能自拔,深陷其中,我們在積極追求名望、聲譽、財富,為此熬夜、酗酒,可不知不覺危機已經來臨,當你發現時候可能已經沒有了健康,這難道不是被想要的東西所困嗎?

人的貪慾往往被一些詐騙犯所利用,儘管我們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可總有那麼些人禁不住誘惑,或者一看到有便宜就想要佔。而結果呢,付出更大的代價。傳銷、街頭的騙局小把戲,不都是利用人的貪慾一時引起的智障嗎?莊子謂「其嗜欲淺者,其天機深」,人的私慾越少,就越接近大道,天機越深。一個人,只有從聲色繁華中超脫出來寧靜沉思,才能具有大智慧。


三、清洗心中的塵埃

慾望並不可怕,有慾望是自然規律,但怕就怕嗜欲太深,貪慾過度。佛說是「慾海」,指欲令人迷失本性,沉淪生死大海;又有所謂五欲,包括財、色、名、食、睡,會污身如塵埃,成為「欲塵」。

虛無是道家所追求的境界,老子《道德經》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老子認為,無乃萬物之始,比如,人建造了房子,因為房子是虛空的,所以能夠住人,人鑄造的各種容器,正是因為中間是虛空的,所以能夠裝東西,無才能生有。

道家另一位大咖莊子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也是傳承了老子的思想,「虛室生白」,意思是空的房間才顯得敞亮,如果房間堆滿了東西,有光亮也透不出來。「吉祥止止」,意思是喜慶好事不斷出現。家裡雜亂無章,雜物堆砌,財神爺來了都沒地方落腳。人的心也一樣,如果被慾望裝滿,心靈就會被蒙蔽,只有清除了心中雜物和垃圾,把蒙蔽心靈的塵埃掃空,陽光就會充滿內心,接下來就是好事不斷。


小結:

莊子說「嗜欲深者天機淺」,已經算是說得非常溫和,泛濫的慾望能直接把一個聰明人變成智障。我們再來引用《莊子·天地篇》的一句話「無心得而鬼神服。」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一無所求了,這種人連鬼神都要佩服他。因為無心得的人已經超越了慾望,超越了生死,但鬼神還有,還在生死中輪迴。莊子教會我們控制慾望,學會了就能逍遙,道友們,你悟了莊子嗎?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男女,古龍筆下男女,梁羽生筆下男女,荷爾蒙濃度的區別
86字的家書,10大哲理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