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貝拉唑:說明書上這句話是真的!

雷貝拉唑:說明書上這句話是真的!

作者:Gcplive

來源:葯評中心

雷貝拉唑屬於第二代質子泵抑製劑(PPI),與其它PPI類相比,雷貝拉唑與H+-K+-ATP酶的結合位點最多,故其抑酸作用快而持久,是臨床常用的PPI類藥物。

臨床案例:

患者,男,43歲,因「乏力、納差、噁心」就診,入院診斷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黃疸」。住院治療期間,因患者出現噁心、嘔吐不適,胃鏡檢查示膽汁反流和淺表性胃炎,給予口服雷貝拉唑(10mg,每日1~2次)。

連續口服雷貝拉唑2周後,患者出現感覺遲鈍、神志恍惚、口齒不清、聽力下降、遠距離復視、雙影、垂直震顫、步態蹣跚等精神神經癥狀。停用雷貝拉唑,其它治療方案不變,第2天,患者精神神經癥狀好轉,7天後上述癥狀完全消失。

雷貝拉唑:說明書上這句話是真的!

雷貝拉唑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1~10%)為頭痛、腹瀉和噁心,罕見視力障礙。肝功能損傷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感覺遲鈍、握力低下、口齒不清、步態蹣跚、精神錯亂、識辨力喪失等神經精神系統不良反應。

雷貝拉唑口服吸收迅速,可以透過血腦屏障,主要經肝臟CYP3A4和CYP2C19酶代謝,血漿半衰期約1小時,肝損傷時增加2~3倍。因此,藥品說明書明確要求:肝功能損傷患者,特別有肝硬化的患者,應慎用雷貝拉唑!

特別提醒:PPI類藥物引起的神經精神系統不良反應是可逆的,通常停葯2天~2周內消失。

胃泌素:神奇的胃腸激素

胃泌素由胃竇及十二指腸的G細胞分泌,當胃液pH升高時,胃泌素分泌增加。研究發現,胃泌素不僅可促使胃酸釋放,促進胰島細胞的發育和胰島素的分泌,而且可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胃泌素受體。

PPIs強效抑酸會產生顯著而持久的低酸、高胃泌素血症,其中雷貝拉唑較其他PPI類升高更顯著。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雷貝拉唑(10~20mg,1次/日)連續治療的患者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在用藥2~8周內升高。通常在停葯後1~2周內血清胃泌素值可恢復到治療前的水平。

國外報道,1例55歲女性患者,口服雷貝拉唑(每天20mg)10天後出現焦慮、精神錯亂和注意力缺陷等,停葯2 天后癥狀消失。1個月後改用埃索美拉唑(每天40mg)治療,患者未再出現不良反應。推測可能與雷貝拉唑升高胃泌素水平有關。

總之,臨床使用PPI類藥物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用藥,肝功能損害患者,特別是硬化患者,要謹慎使用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製劑。一般情況下老年人的肝功能有所降低,老年人也應慎重使用。

特別提醒:最近有學者對75歲以上應用PPI的老年患者進行縱向多中心的隊列研究發現:長期應用PPI是老年痴呆的危險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評中心 的精彩文章:

一文讀懂:帶狀皰疹和藥物治療!
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用藥?

TAG:葯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