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汪蕪生:那個曾經隱居在上海灘的攝影大師

汪蕪生:那個曾經隱居在上海灘的攝影大師

攝影家汪蕪生

以下採訪原文刊載於《像素》雜誌第二期「攝影的光榮與夢想」專題第一輯

以此緬懷一個月前去世的汪蕪生先生......

汪蕪生先生,生前向來低調。

他在遺願中提到

「不設酒席、不受奠儀、唯奉清水一杯。」

臨終之際制賀片贈予親友,以答謝親世知己.....

斯人已逝,風骨猶存。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那個曾經隱居在上海灘的攝影大師

采寫:那日松

汪蕪生,我把他稱作隱居在大上海的兩位「攝影大師」之一,另一個是陸元敏。在上海,大多數人都知道陸元敏,但卻鮮有人知汪蕪生,這可能是因為他20多年都旅居在國外的原因。

前兩年汪蕪生回國了,在權衡了北京和上海兩地之後,汪蕪生最終把「工作室」放在了上海,他說北京太躁動了,他想找個相對安靜的地方。

雖然汪蕪生在國外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並被稱為「當代郎靜山」,但行為非常低調的汪蕪生卻選擇了沉默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汪蕪生關於風光攝影的趣談,他說我也抓拍,但抓拍的是風光。

2009年《像素》雜誌第二期「攝影的光榮與夢想」第一輯

《像素》:作為在國外很成功的攝影家,您為什麼選擇了回國?回國後有什麼感受?

汪蕪生:感受就是反向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我走得太早,81年就出去了。那時候中國整個很封閉,出國後眼界一下就開了。沒想到20多年過去,我回國了,卻發覺自己像落伍了一樣,開始完全甚至不知怎麼辦好了。

《像素》:文化反衝太強烈了,感覺到一種邊緣化?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來面對這種現實。我的思維方式,或者說我在國外慣行的方法,都無法適應中國的現實。

《像素》:既然是這種狀況,您為什麼還要選擇留在中國?

:我以前從來沒有懷疑過的是,轉了那麼多地方,包括歐洲很多很好的地方,那麼再好的地方,我也感到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我一直擺脫不了這種感覺,我沒有辦法融進去,所以它不屬於我。我不能像別人那樣落地生根。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單獨一個人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去生活。有些人,他們能玩,能掙點錢活下去他們就滿足了。可我這種搞文化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想回來。但是沒有想到回來以後是這樣一種國情。……美國的資本主義是高端的資本主義,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規則和約束。而中國一開始就根本沒有。這個帶來的一種文化現象,就是什麼都可以忽悠。什麼時候才能讓人們從心底里去尊重文化,敬仰藝術,這不是有兩個錢就能做到的。所以我對國內這個形勢很茫然。

《像素》:您的作品主要應該是走收藏市場,但是現在面對中國這種糟糕的影像市場,拍賣您拒絕,辦展覽又達不到您的要求,怎麼辦呢?

汪:中國這種沒有規則的東西太多。中國整個藝術品沒有一個正常的市場。什麼叫市場,要有一大批收藏家才能稱之為有市場。但是中國不僅是影像,整個藝術品市場都沒有一支很好的收藏隊伍。現在的現實是,藝術品的投資,其實是為了投機,為了炒作。藝術家炒做自己的名聲,投資者是大多隻想投機。搞得整個市場很混亂。

《像素》:您現在的主要市場都放在國外嗎?

汪:我目前跟紐約的畫廊和波士頓的世界攝影畫廊協會有合作。另外我還想到歐洲做攝影展,巴黎、柏林都在計劃之中。

《像素》:現在主要還是美國這兩家吧?日本有呢?

汪:還是美國這兩家為主。日本銀座有一家,做得不太好,在日本,攝影這個市場推起來也是比較吃力。

《像素》:那您在中國完全沒有銷售和代理嗎?包括香港、台灣?

汪:都沒有。等慢慢緩過來再說吧。現在中國的攝影家完全靠自己的作品生活,幾乎還是不行的。我是日本大學攝影研究所第一個中國大陸人。當時老師問我畢業以後想當什麼?我說首先是寫真作家(攝影家),就是靠攝影吃飯的。當時連日本也沒有一個這樣的攝影家。

汪蕪生作品

汪蕪生畫冊《天域黃山》封面,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汪蕪生作品《黃山系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畫廊 的精彩文章:

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夢想

TAG:映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