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D列印航天裝備器件得到成功運用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D列印航天裝備器件得到成功運用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鄒維榮、路俊

3D列印助力神箭飛天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航天裝備應急保障能力實現新跨越

軍報記者太原5月9日電(路俊、記者鄒維榮)5月9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4號丙火箭將高分五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在歡慶成功的人群中,中心試驗技術部二室主任董富治笑得格外開心。此次任務中,由他牽頭製作的多個3D列印裝備器件得到成功運用,這標誌著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航天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為代表的發射能力實現新跨越。

搭載高分五號衛星的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劉橋明攝

航天發射領域專業性強、特種裝備多、非標準組件多,以往非標準組件生產難度大、訂購周期長,一直是困擾航天裝備應急保障的突出難題。近年來,隨著短周期和應急發射成為航天發射能力建設新要求,非標準組件保障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制約航天發射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頸。

面對現實難題,中心試驗技術部二室將目光放在了科研創新上,該室緊盯科技前沿,結合自身在數據建模上的優勢,將3D列印技術作為破解特種裝備保障難的關鍵。在中心黨委的大力支持下,該室迅速成立課題組,相繼攻克圖紙分析、數字建模、數據調試、高精度匹配等10餘項難題,在光學設備和某型任務組件上取得突破。某光學分隊工程師趙遠說:「基於3D列印技術生產的器件,精度高、生產速度快,完全可以滿足應急使用要求,為裝備應急保障能力提供了可靠支撐。」

3D列印技術。(資料圖)

3D列印技術。(資料圖)

據悉,目前3D列印技術不僅被用於非標準組件的應急加工,還成為中心科研項目重要的研發輔助工具,多個課題的理論模型在3D列印技術的幫助下實現了具體化,大大提升了課題攻關速度。與此同時,基於3D列印技術組建的數字建模團隊,還將數字建模用於模擬訓練設備研發、課題推演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科技創新的連鎖反映。

中心科技處張林處長介紹,近年來,中心黨委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大力扶植前沿科技的研究和運用,通過預留專項經費、簡化審批流程、組建研發團隊等有效措施,形成需求引導、專家挂帥、黨委護航的全新模式,為科研創新搭建了「綠色通道」,激活了科研創新的一池春水,使科技創新成為航天發射能力提升的主引擎。

為中國航天點贊!

▋作者:鄒維榮、路俊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確認過眼神,你是我要守護一輩子的人!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