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冠心病治療:支架植入和搭橋如何抉擇?

冠心病治療:支架植入和搭橋如何抉擇?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生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哪些冠心病的病人需要安裝心臟支架治療、哪些人建議搭橋治療?

在決定治療方案之前,需要做心臟冠狀動脈造影,並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來決定治療方案。先簡要介紹一下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它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指標,也就是標杆指標,做了它就能確定是否有冠心病,它顯示的是營養心臟的大血管,主要分為三支,位於左邊的叫左前降支和左迴旋支,這兩個大血管都是由一個更大的血管,叫左主幹發出,所以這個左主幹顯得尤為重要,右邊的血管叫右冠狀動脈。一般說三支病變,指的是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和右冠都有病變。

冠脈再通的方法,目前主要是支架植入和搭橋手術。先來簡單介紹冠脈支架植入和冠脈搭橋的不同;支架植入手術是通過血管穿刺的方法,通過心臟導管(一根細長的管子),把能夠擴張血管的球囊(能充氣的氣球)送到病變的部位,通過球囊充氣,把狹窄的地方撐開,並將特殊材料製成的金屬支架放置在被撐開血管的部位,使血管保持通暢。冠狀動脈搭橋的方法,不經過血管內部,但是在這個狹窄的部位,從身體的其他部位取血管(如乳內動脈或下肢靜脈)跨過狹窄的兩端,血流通過新搭的橋血管向前流動供血,也達到血管再通的目的。

選擇何種方法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身體狀態,個體化地決定治療方案,建議患者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一般來說,如果冠狀動脈造影確定左主幹血管狹窄程度達到或超過了50%,就要考慮做物理再通治療,因為這根血管太重要,它連接著左前降支和左迴旋支兩根大血管,在上世紀剛開始做血管再通的初期階段,左主幹病變要求行冠狀動脈搭橋治療,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行支架植入治療,技術已不是問題。

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病變狹窄程度只要在70%以上,當這個病變比較局限,只有一處或兩處狹窄的時候,就首先考慮行支架治療。有三處以上的病變,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血管狹窄的長度和狹窄瀰漫程度來決定,一般多支多處的瀰漫性狹窄,需要多個支架,身體狀況能耐受全身麻醉手術的患者,建議外科開胸冠脈搭橋治療,身體狀況比較差,狹窄病變比較局限,儘管有多處,仍然可以選擇支架植入手術治療。

已經診斷了冠心病的病人,在非藥物治療加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如果左主幹狹窄程度超過50%,左前降支,左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達到70%以上,建議行血管再通治療,不管選擇哪種手術方法,目的都是要使冠狀動脈供血順暢,讓心臟功能恢復正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憶童年,盤點經典動畫,這裡面有你的童年嗎?
尼古拉斯·道格拉斯·趙四·王的最後抉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