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升孩子記憶力?這些常見的誤區有沒有留意過

提升孩子記憶力?這些常見的誤區有沒有留意過


誤區1:記憶訓練是萬能的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記憶大師」的表演,那些過目不忘的本領讓人十分羨慕,因此有些父母會送孩子去參加「記憶訓練」課程,希望藉此提高孩子的記力,實際上,記憶術只是一種記憶技巧和方法,並不能提高生理上的記憶效果。目前的記憶術更多是以表演為主,效果被過分誇大。

「記憶術」的宗旨是將抽象的內容視覺化,甚至感官化,讓這些信息儘可能使用更多的記憶通道進入大腦,這樣鍛鍊出來的記憶能力雖然神奇,可是已經剝離了信息本身的含義,變成為了記憶而記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少需要處理大量的無意義抽象內容。比起單純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對信息的提煉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一般發育正常的孩子,記憶力都不會太差,除非身體狀況或睡眠不好。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記憶力下降,與其想辦法用各種技巧訓練,倒不如幫助孩子調整好身體,記憶力會自然而然得到改善的。如果孩子無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一般來說也會伴隨一些記憶力問題,父母應該加以重視,及早尋求專業幫助。


俗話說「功夫在詩外」。在培養寶寶記憶能力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教者有心學者無意,不強迫,不定任務,只是盡量激發寶寶的興趣和積極性。愉快的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情緒記憶總是優先於其他記億,情緒信息會優先得到大腦的處理,當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尤其是恐懼,大腦杏仁核會給身體發出指令,應對這個引發強烈情緒反應的刺激,在這種情況下,其他記憶通路不再有效工作。當孩子很害怕或很緊張,往往記不住之前家長提過的要求。


有些寶寶旱在幼兒園階段就能背下《唐詩三百首》。有父母很擔心,那麼小的孩子能理解馬?不理解而進行背誦有用嗎?有父母認為,嬰幼兒根本不可能真正理解唐詩的含義,不求甚解地讓那麼小的孩子「死記硬背」很不可取,培養小孩記憶力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那麼應當怎樣看待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呢?

一方面,我們需要了解寶寶記憶的特點:低年齡的寶寶主要以機械記憶為主,他們記東西就像是海綿吸水,是全盤接收式的記憶,越小的寶寶越這樣。由於他們經驗少,對很多事物缺乏理解能力,也不能主動運用方法或技巧幫助記憶,所以這個階段他們所獲得的許多知識都是通過機械記憶完成的。4歲以後,寶寶開始能夠理解有關的內容,逐漸開始對記憶材料進行加工,表現在複述故事時,不再逐字逐句地照搬死記硬背,而是進行或多或少的邏輯加工,有時用自己熟悉的詞來代替較生疏的詞。

另一方面,嬰幼兒階段是大腦迅速發育的階段,需要有效的方式讓大腦處於活躍興奮的狀態。機械記憶恰好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大腦的形式,它能夠刺激大腦的神經元突觸建立新的連接,激發大腦的容量,使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因此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期。馬克思記憶力非凡,在談話時可隨時指出書中有關引文和數字。據說他超群的記憶力主要來自年輕時常用不熟練的外國語背誦海涅、歌德、但丁和莎士比亞等名人的詩歌作品。晚清學者家辜鴻銘,學貫中西、文理兼通,精通九國語言文化,國學造詣深厚。他在北京大學教英文詩時,有學生向他請教掌握西學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作為根基。」他認為自已深厚的西學素養極得益於童年背誦《浮士德》《莎士比亞》的經歷。

因此,父母不必糾結於機械記憶或者理解記憶哪個更好,父母的任務是讓寶寶在適當的時候運用適當的方式幫助他們獲取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記憶力 的精彩文章:

堅持擁有這3個習慣,孩子的記憶力將會越來越強!
眼睛的健康狀況能預測記憶力是否會下降?

TAG:記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