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多年腳氣、腳臭,夏季高發難忍

多年腳氣、腳臭,夏季高發難忍

國學大師季羨林在《牛棚雜記》中形象地寫到腳氣患者的狀態腳氣之癢,劇於蚊叮蟲咬半夜癢不能寐大撓特撓亦不罕見

腳氣也叫香港腳,現在腳氣,腳臭在中國有30%以上的患者,也是最常見的真菌性皮膚病,至春季開始逐漸增加,炎熱的夏季六、七、八月,為發病的高峰期。

夏季不僅要露肉還要露腳。每當穿上涼鞋,卻露出一雙乾燥脫皮的腳後跟,甚至還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足部異味......這畫面太美,不敢看!

為了治腳臭、告別「香港腳",多少年來大家為這雙腳想盡了辦法、操碎了心!

(一)用白蘿蔔去腳臭

(二)土霉素去腳臭

(三)鹽姜水除腳臭

(四)黃豆水治腳氣

(五)無花果葉治腳氣

(六)白醋治腳氣

(七)啤酒治腳氣

(八)高錳酸鉀水泡腳

(九)韭菜治腳氣

(十)嫩柳葉治腳氣

(十一)APC治腳臭

(十二)蘆薈治腳氣

(十三)礆面治腳氣

(十四)花椒鹽水泡腳

(十五)梨皮治腳氣

(十六)白糖可治腳氣

(十七)白礬治腳氣

(十八)米醋治腳氣

(十九)大蒜治腳氣

..................................

我想很多朋友想說,以上這些辦法都不好使吧!

其實只要弄懂了腳氣發生的原因,分型艾灸,是可以根治的。

一、腳氣不是病,是時重的癥狀

有些朋友反映生完孩子就患了腳氣,納悶了好久。其實是因為生完孩子後脾虛了,水濕代謝功能變差,就有了濕氣下注到腳變成腳氣了。

而無生孩子功能的男同胞們為啥更愛得腳氣呢?中醫認為本病其實是飲食不節,脾胃濕熱導致,濕循經上行於手則發於癬,下注於足則發足癬。再加上男性喜愛酒食更易傷脾胃,穿涼鞋少,發汗多,所以患腳氣也不奇怪看。

腳氣才不是簡單地感染了啥真菌,而是濕氣在皮膚上的一種表現。

不論濕寒、濕熱的腳氣,都是身體在主動排濕的一個表現。身體是非常智慧的,當它感覺到身體濕氣過重時,它會自行選擇出口排出濕氣。

如果腳氣在犯之時,沒有從調整身體體質出發,而是強行用外用激素來治療,那麼就相當於堵住了身體排濕的出口,這時身體就只能選擇其他地方排濕,比如陰道、陰囊或者是濕疹。

千萬不要埋怨是別人給你傳染的腳氣。因為你的身體環境已經很適宜腳氣的形成了,如果皮膚有創口,當然也很容易被感染。

腳氣運用灸法治療可燥濕、通絡,驅邪外出,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二、你的腳氣是哪一種

中醫里把腳氣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濕熱腳氣(占多數)、寒濕腳氣、瘀血寒毒。

1、 濕熱腳氣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

2、寒濕腳氣證:除有腳部瘙癢外,手足不溫,舌淡,苔白。

3、瘀血寒毒證:除有腳瘙癢外,腳趾顏色暗紫,舌質暗,苔薄。

三、艾灸治腳氣,4步能根治

1、艾灸前泡腳

在進行艾灸治療腳氣前先用熱水泡腳,可用艾葉或者艾絨20g加入開水,等水溫合適後泡腳20-30分鐘,之後一定要擦乾,即使沒腳氣的人也應如此。

2、穴位艾灸

重點艾灸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穴、陽陵泉,特別是湧泉穴

陽陵泉、足三里:

三陰交:

湧泉穴:

最好能分型選穴

濕熱的體質:艾灸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穴、陰陵泉,特別是湧泉穴。腳趾縫有潰爛的,可以重點施灸俠溪穴。

寒濕艾灸穴位:中脘、神闕、關元、命門、足三里

瘀血寒毒穴位:膈腧、血海、內關、曲池、足三里。

很多人腳氣不是很嚴重,只灸了兩個穴位,一個是三陰交,一個是湧泉穴,灸後腳底會出很多汗,這是排濕的表現。

3、病灶艾灸

癢和潰爛的部位也可以施灸。腳趾縫有爛皮、水泡、裂口、發癢的,都可以用艾灸法。一般一次15-25分鐘就可立即止癢,水泡也會慢慢塌陷。

如有水泡,最好用針在酒精燈上燒紅然後刺破,在水泡處施灸。

4、艾灰輔助治療

平時有的人腳愛出汗,在穿過的鞋裡,放上用小布袋包裹的艾灰,吸濕效果很好。

治療腳氣時,可以在患處塗抹艾灰,其有止癢的的作用。若是一般的腳氣,採用此方法幾天就能好。

四、熱乎乎的案例

有位灸友治腳氣,聽完他的實踐後,大傢伙笑了半天。

這位灸友舌有明顯齒痕,腳趾間有潰爛,明確自己有脾虛,三星期前誤打誤撞開始艾灸左腿,主要灸湧泉,三陰交,陰陵泉,太沖,起初每天半小時,後來每天基本一個小時,只灸左邊,到現在雙腳無不適癥狀,

有意思的是,他的舌頭左邊齒痕消失,右邊依舊……

五、為什麼現在人多濕熱呢

其實還是那幾個原因,吃得好,吃得多,運動得少,還離不開空調。

酒肉穿腸過,傷了脾胃。脾主水濕代謝,脾虛後,水濕就無法被正常運化和代謝掉,留在了身體里變成濕氣。脾主肌肉,運動少,肌肉得不到鍛煉而脾虛;另外思慮傷脾,過度用腦,也會造成脾虛,結果又是濕。加上夏天本來是要出汗的,可是因為空調,本應該從汗水中流出的濕,就全被密閉在了身體里。

這些亂七八糟的各種濕,在身體里待久了會很容易內化成鬱熱。如果再加上天氣濕熱,尤其像南方的氣候,那沒有濕就很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陰陽平,病自消,莫錯過艾灸身體的最佳時機
不同年齡段的女人,該如何做宮頸癌篩查?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