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皇帝朱允炆為什麼鬥不過藩王朱棣?

明朝皇帝朱允炆為什麼鬥不過藩王朱棣?

朱允文想做個好皇帝,通過他「理想」的方式,但是,重要的是但是他能嗎?很顯然不能,下面咱們結合幾個方面探討一下:

第一,朝廷當面:他的祖父洪武大帝留給他的可以說是一個盛世的雛形,經濟開始復甦,吏治清明(雖然是用嚴刑峻法殺出來的),勛貴元舊老的老,死的死,幾個刺兒頭也給老朱收拾的差不多了,可以說交給他的是一手好牌,他有他的朝政方略,覺得他的祖父太嚴厲了,對待臣子尤其文臣太苛刻了,他祖父「洪武」,他選擇了「建文」,帝師黃子澄,方孝孺學究一般的人物,醉心於恢復周禮,全方面地拔高文臣的地位,頗有些「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味道,只可惜他的士大夫在經濟方面毫無建樹,朝政完全把武將踩在腳底下,留下的的勛貴當賊防著,也難怪留下的唯一那句「四載寬政解嚴霜」,解的誰的嚴霜?史書誰寫的,還不清楚嗎?

第二,削藩,歷史上的兩次削藩有兩次:晉「八王之亂」,漢「七國之亂」,結果都給鎮壓下去了,這也是朱允文和他的謀臣們最有底氣的一張牌,確實君臣大義是臣子們頭上的一把利劍,稍有違逆便是抄家滅族的下場:周王,湘王乖乖地降了,齊王玩自污玩脫了,遼王剛開始削藩權利一交就跑到南京等待發落了,這又進一步堅定了朱允文削藩的信心,當然,他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但他的叔叔們怎麼想?什麼都還給你了,仍然還不能活著,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這些個王爺呢?

第三,靖難之役的戰略布局:官二代李景隆是個華而不實地樣子貨,兵法修養有一些,沒經過實戰地檢驗,始終還是上不了檯面,他的失敗只能說是一個預兆,但還沒傷筋動骨,中後期當耿炳文,徐輝祖取得一些進展的時候立馬撤回來,這不是當賊防著是什麼?大多數掌握實際軍權的中下層武將,更是離心離德,燕王所到之處別說抵抗,相當一部分都是等著納城投付,說明了什麼?諸君應明白一二。

第四,朱棣知道借力,借武將的力,借兄弟的力(當時寧王手上的兵力不少包括後來的朵顏三衛),借朝臣中有識之士的力(靖難之役結束後迅速朝廷中就穩定了下來),而且朱棣也削藩,而且很成功,從後來的武宗朝寧王叛亂能看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詳聊悠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第一美男「潘安」,怎麼死的?

TAG:詳聊悠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