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走進荀子的世界 觸摸二千年前的心靈溫度

走進荀子的世界 觸摸二千年前的心靈溫度

導讀

與《荀子》的緣分

談荀子,很憂傷。這憂傷是因後人視荀子為儒門歧出,還有別宗的不公正評價,也為其人與書的歷史境遇。

正如荀子後學所言,荀子生活於戰國亂世,沒有遇到賢明君主,禮義教化不能推行,以致光輝不博大,名聲不顯赫。

初見《荀子》之時,我還是個青蔥的中學生。節選入語文課本的《勸學》篇中那句「青取之於藍,而青出於藍」,讓我知道他是戰國末期的一個儒家人物。當時未曾想到,他竟成為我一生都繞不開的名字,成為我私淑的古人之一。

春秋幾易,重逢時我已大學三年級,因為要報考中國哲學專業的研究生,而荀子是《中國哲學史》專業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不得不看。

後來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試題中竟然出現荀子的「化性起偽」學說。我一揮而就,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順利通過考試,得以深造,冥冥中註定要開啟另一段與荀子的緣分。

至今猶憶讀研時,聆聽業師《稷下學史》、《荀子導讀》等課程,開始了對荀子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親炙諸位先生,讓愚魯如我也能於學業上獲益良多。荀子也成為我的一個先生,我也成為他的私淑弟子。幸甚!

再後來畢業走入大學講堂,開始傳道授業。荀子又成為我教授的《國學基礎》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荀子本身就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培養了大量弟子,他之於儒家學脈可謂傳經之儒與弘道之儒。

2016年偶爾看到「學者熱議將《荀子》列入儒家第十四經」的新聞。見到這則新聞,我深以為然。一個聲音傳來:「是時候為荀子做點事情了」。那麼荀子究竟何許人也?

荀子的事迹

談荀子,實在為難。因為關於荀子生平及其事迹的記載,僅僅是《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韓非子》、《風俗通義》等書中的寥寥幾筆。

所以荀子生平是個學術難題,也成為一個謎團。如今距古既遠,要想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只能從現有古文獻中進行抉發或寄希望於新材料的發現。

正由於史料的闕如,荀子的形象顯得遙遠而模糊,但並沒有因模糊而陌生。荀子無疑是真實的存在。慶幸其書、其事俱在。

正如孔子所言「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連司馬遷在為其作傳時也「無米下鍋」,僅有《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二百餘字留世。

其實,讀荀子書便可想見其為人。他的形象、人格、心靈躍然紙上,突破兩千年的塵封,撲面而來。荀子可謂「平生遭際實堪傷。」荀卿十五歲時孤身一人去國離鄉,來到文化繁盛之地、思想薈萃之所——稷下學宮。

陌生的齊地方言、孤獨的年輕靈魂、清冷的思鄉寂寞伴隨左右,還有日復一日的文辭辯論與思想廝殺,讓年輕看起來愈加淺薄,讓遊學看起來彷彿笑談。

荀子憑著一腔子「深切著明」的儒家融通熱情而迅速成長為稷下學宮中的學術翹楚——「最為老師」、「三為祭酒」。

「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荀子如是說,也如是做。荀子適楚,春申君以之為蘭陵令。他又打破「儒者不入秦」的傳統會見秦昭王、宰相范雎;入趙,在趙孝成王面前與趙臣臨武君議論兵法。

奈何在群雄爭鹿天下之際,國君普遍認為儒者迂闊,患才不任事。荀卿「懷將聖之心,蒙佯狂之色,視天下以愚」,然生不遇時,且為人所疑。奈何!

荀子「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蘭陵成為荀子入仕的第一站也是最後一站。

晚年的荀子一定特別寂寞,一如初入稷下學宮之時。晚年的荀子一定特別充實,一如當年稷下苦讀之時。他蘸著飽滿的熱情寫下了流傳久遠的《荀子》一書。

《荀子》的價值

讀《荀子》,定有收穫。《荀子》既有引《詩》之辭藻美、名言金句之妙,亦有文體之審美探求。觀其《賦》,以問答方式,匠心獨運地分別描寫了禮、智、雲、蠶、針五種事物,開啟漢賦之先聲。

視其《成相》,以通俗的民間曲藝方式寫作,成就說唱文學之濫觴。目其《大略》,又可解讀為最早的讀書筆記。

《荀子》始終牢牢把握住歷史的脈搏。對齊、魯、秦等地進行了理性觀察,對當時統治階層發出了良言忠勸,甚至還預言秦國以法家治國終不可長久,開啟了最早的「過秦」之先聲。

其主政蘭陵時的禮義教化,民至今受其賜;其對當時儒門敗類入木三分的刻寫,讓今人還能窺見賤儒的冠服、言辭與走姿——「弟陀其冠,衶禫其辭,禹行而舜趨」。

《荀子》以一顆富有邏輯性的心靈對先秦百家進行批判、融通、重構。其以邏輯思辨與系統架構並行的方式,啟悟出中國哲學中的重智系統。

它於天人關係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擊碎了巫術迷信的禁錮,讓後世「信禨祥」的哲學家汗顏不已。其開出的「禮義之統」也成為漫長社會的治世寶典。

讓我們走進荀子,觸摸二千多年前的心靈溫度,感知其強烈的思想脈搏。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就是永恆的價值。唯其經典,故能傳諸久遠;唯其經典,故能歷久而彌新;也唯其經典,故能惠諸後世,直至今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苦樂相交得幸福 疑信相參獲真知
以友輔仁:我們怎樣看待朋友的優點與缺點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