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旺十年:不再深究,也不再深痛

漢旺十年:不再深究,也不再深痛

羅雲太和他廠子里的60多名職工,見證了漢旺鎮震後的整個十年。他們與鎮上近萬人同樣承受了失親之痛,和老鎮6萬居民一起搬到新城、重拾生活,也是漢旺震後經濟重建的見證與參與者。

十年過後,人們「怨也不再怨了,氣也不再氣了,都是大自然。就抱著這個心態,不再深究,也不再深痛,也不再去回憶了。」

文|金鐘

編輯|宋函

圖|視覺中國(除署名外)

64歲的羅雲太眼睛裡蓄了一些淚水,但使勁兒憋著,想把那哭腔咽下去。

3分鐘前,他說起那個下午,自己怎麼把母親從廢墟里刨出來,怎麼裝進棺材,怎麼臨時挖了坑,把她埋進去。

那之後,他還開車去看了被夷為平地的房子,把同事受重傷的妻子送到了醫院,又安置好老父親、妻子和女兒的吃穿住宿。然後,他開始關心自己的工廠怎麼重建,似乎過回了日常生活。

但有些事情就是不一樣了。母親走後,他從一個女人的兒子,變成了一個沒娘的老人。一個化工廠的老廠長,一個外公,一個父親——總之是一個長輩,沒有能庇佑他的人了。

他坐在綿竹市無機鹽化工廠的院子里說起這些。眼前開滿蜀葵、馬蹄和朱頂紅,大卡車在刷成明黃色的院子里來來去去,門口大馬路上塵土飛揚。生活是密密匝匝的。

羅雲太和他廠子里的60多名職工,見證了漢旺鎮震後的整個十年。他們與鎮上近萬人同樣承受了失親之痛,和老鎮6萬居民一起搬到新城、重拾生活,也是漢旺震後經濟重建的見證與參與者。

十年過後,人們「怨也不再怨了,氣也不再氣了,都是大自然。就抱著這個心態,不再深究,也不再深痛,也不再去回憶了。」


1

羅雲太和妻子搬進了新家。房子在重建的漢旺鎮,全新的小區。

老城裡的舊房子,早就在地震中化為齏粉。十年前的5月12日那天,他不明情況地從廠里跑上街,「不曉得外面是那個蒼涼」,走到家門前一看,「哎,我的房子咋沒得了?一下就傻眼了。」四層的房子,直接垮了下去。

地震3年後,一片廣闊的新鎮建好了,是江蘇無錫對口援建的。新鎮上沒有高層建築,全是結實的四層小樓。看到過修建過程的人說,他們用鋼筋扎一層,混凝土澆灌一層,再扎一層,再澆灌一層。結實極了。

羅雲太和他的同事們,每天走雙向四車道的寬闊馬路去上班。街邊綠籬修得齊整,花開得洶湧,高大的香樟樹筆直地挺立,下雨之後油亮油亮的。道路的名字也好聽,比如滴翠路、綿遠路、漢溪路。

根據媒體報道,在最初規劃時,政府本想把新鎮建在老城的入口處。後來一位中央領導來視察位於漢旺鎮上、地震中損失極慘重的東方汽輪機廠,當時的漢旺鎮黨委書記張揚武,拿出初步的規劃圖給他看。

中央領導問,選址是否絕對安全?張揚武回答,四川省和國家的專家做了評估,是安全的。但中央領導嘆道:能遠就遠一點吧。張揚武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從情感上講,誰願意一推開窗戶就看到過去家園的廢墟呢?」

所以從現在的新區眺望,只能看見遠遠的青山,老城與曾經的生活,都已隱沒。

漢旺鎮新區 王紅強 攝


2

當時曾有人有過斷言,漢旺鎮還將經歷「第二次地震」。

他們指的是東方汽輪機廠的搬走。上世紀60年代,在三線建設的背景下,這個世界著名的發電設備製造企業在這個西南小鎮建廠。它幾乎造就了漢旺鎮全部的公共生活。地震前一年,它還幫助漢旺鎮達到了近38億元的GDP。震後,東汽廠受損嚴重,決定整體搬遷,離開漢旺,到了德陽。

「第二次地震」的判斷也許太過武斷,但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小鎮漢旺的經濟格局確實因為地震改變了。

四川有豐富的磷礦資源,漢旺尤其如此,因此化工業也是它的重要產業之一。而羅雲太管理的綿陽無機鹽化工廠,就是當地規模較大的化工廠。

磷產業里,產品大概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產品是磷,第二代產品是磷酸,第三代就是各種各樣的磷酸製品,如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鉀,它們常常出口國外,用於製造工業用品或飼料。

而地震使得當地的金河磷礦、清平磷礦不同程度受損,因而陷入漫長的停產期。如果上游的磷礦企業毀損,那麼下游的磷化工企業,同樣將遭遇厄運。

在行業前景岌岌可危的同時,化工廠本身的損失也不小。廠房有不同程度的受損,生產車間的設施也都無法再使用,只能拆除的拆除,重建的重建。

震後20天,工廠開工,所有人眼底都一片迷茫。好幾位員工的妻子,被牆砸斷手腳、顱骨,或者腰部嚴重骨折。許多人的房子,被夷為平地。

所有人都是從這樣灰暗的日子裡一寸一寸趟過來的。

地震後的東方汽輪機廠


3

地震也會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工廠財務負責人任方清,在地震後第一時間衝出去找他的妻子。他見到她時,她渾身是血,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手腳都斷了。他背著她往醫院的方向走,輾轉綿竹、德陽、成都,最後到了南京。他從早到晚看著,照顧了整整一個月。

做了十個小時的手術後,她斷掉的骨頭接起來了。他倆這麼多年,再沒吵過嘴。

羅雲太在這些年裡常常對人講起的是,他沒有想到,震後他接到的第一個關心的電話,會是從日本打來的。

地震發生後,電馬上停了,通訊也幾近中斷。員工們跑到院子里,只看見不遠處山石滾滾而下,灰塵泛起,逐漸把青山和樓群覆蓋。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情景。

突然羅雲太手機里一個日本的號碼撥進來,問他:「你那裡地震了,很厲害吧?你們有沒有事?」接著貴州、瀋陽、天津的電話都進來了,他們都是工廠的客戶,得知消息後,想到了在四川的這家合作夥伴。

羅雲太答得輕鬆,說自己沒事兒。「我才不知道外面是那種慘相,我的房子也倒了,我的母親也死了。」

這家日本公司,是化工廠多年的客戶。有一位中國留學生留在那裡做外貿工作,和羅雲太是相熟的朋友。在地震頻繁的日本,他明白8級地震意味著什麼。

工廠的另一個日本客戶是松下電器,他們是十幾年的合作夥伴了。地震不能開工,松下很快沒了原材料,只好四處求救,甚至準備去別的國家空運,而當時空運的成本相當昂貴。

羅雲太於心不忍,承諾他們在20天內給他們交一單貨。他們勉強恢復了一個車間,修好設備,開始生產。生產完立即裝車,發鐵路到天津,從天津港裝船,最後準時到了日本。

松下知道大地震之後的條件是怎樣的,沒想到工廠能按時交付,十分感動,打款時也主動加了錢,「地震了,你們很辛苦。」還有一家新加坡企業,也同樣給了工廠更高的價錢。

重建中的漢旺鎮


4

經過艱難的地震恢復期,人們都以為之後的日子會否極泰來。

沒想到,很快更大的挑戰來了。2008年底,金融危機席捲亞洲,持續了一年之久。作為主做外貿生意的公司,化工廠的命運與國際市場的好壞休戚相關。

他們曾經歷過短暫的好時光,2008年上半年,工廠的產品高價且供不應求;但到2008年底,經濟低迷,產品就算半價都很難賣出去。那年,工廠虧損了三四百萬,比地震的損失還要大。這也是當時綿陽許多外貿企業的共同困境。

也就是這時,阿里巴巴「國際站」的員工找到他們,告訴他們有這樣一個網站,可以幫助這些中小企業走出國門,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貿易機會,把產品賣出去。這個平台當時已經彙集了大量的海外客戶。

這是超出羅雲太經驗的新事物。以前他們有自己的官方網站,也會用電話銷售來推銷產品。但融入這種網路平台,還是頭一遭。

形勢所逼,只能試試看了。他們把化工廠的企業名稱和產品信息上傳上去,沒過多久,就在平台上接到了一些來自東南亞的新訂單。一些突如其來的越洋電話,也讓日益凋零的生意渠道,漸漸有了生機——外國企業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信息,直接打電話預定產品。

如今,這平台帶來了超過七成的新客戶,也讓羅雲太明白,距離不是他生意最大的門檻。深山小廠,也可以和全球各地接駁。

之後這9年,國際站在綿竹的片區經理,每年都會上門拜訪,給廠裡帶來關於外貿的新消息。去年,這位經理還為工廠推薦了一位學英語的應屆畢業生,他們第一次有了一位做外貿的專門人才。

漢旺鎮地震遺址


5

如今,工廠已經很穩定了。

他們十年如一日地生產某一種產品,十年如一日地和同一群人在同一個工廠上班。63歲的羅雲太在退休後又回了崗位,有好幾位員工也是這樣。他們有多年的交情了。

財務負責人任方清的妻子,地震後做不了重活,每到換季時,骨頭裡還是會隱隱作痛。羅雲太就讓她在工廠里做勤務,偶爾來上班。

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人心的齊整。

地震後,他們的廠房擴建了許多間。任方清說,他們第一考慮的就是防震,不在乎預算。在工廠大門口,一張叫做《守護生命十大黃金法則》的宣傳板里,第一條就是關於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守護生命十大黃金法則》 金鐘 攝

「這就是地震帶給我們的改變」,羅雲太說,「我們看到的東西太可怕,比讀十年書還要見效。」

漢旺鎮的建設更是如此。在新鎮中心,有一片佔地38萬平方米的中央綠化區,晚上大家都在這裡散步,而它的另一個作用,是遇到地震可以用來避難的「防災公園」。

在老鎮的一個山頭,上千名地震遇難者被埋在一起。埋得倉促,沒有名單。但後來許多人在邊上為親人立起了小碑,嵌上山邊,綿延百米。在這裡剛好可以看到山下的新世界。

入了夏,燒烤攤子壯大起來,新鎮子的草木也長得很茁壯了,樟樹一股子清香,混合不知名的花的香氣,還有熱烈的食物的味道。空氣里淌出來,俯拾皆是。

文章首發於人物(ID:renwumag198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19歲小伙被誤認為米脂三中殺人案嫌犯,稱事後辭了工作出門要戴口罩
鴻茅藥酒10年違法廣告達2630次,所在地去年更名為鴻茅鎮

TAG:每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