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D列印產業遇發展困局?這一問題是突破口

3D列印產業遇發展困局?這一問題是突破口

目前,雖然中國在3D列印產業化發展上姿態積極,但是在核心技術、核心材料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未來要想推動產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在材料研發、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等多個環節持續發力。

當前,除了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自動駕駛等熱門前沿技術外,3D列印技術的發展也頗受全球各國關注。作為一項先進的製造技術,3D列印的產業化發展正穩步推進,更是引發了歐美、日本等國爭相布局。

中國大力推進3D列印產業發展

上世紀90年代,3D列印概念開始落地,3D列印技術逐漸成型。實際上,3D列印技術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在航空航天、軍工、建築、醫療、汽車、鞋類等諸多領域都實現了廣泛應用。

除了受到發達國家青睞,3D列印技術的發展在國內也很火熱。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日益提速,科技發展不斷加快。近年來,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引領下,中國科技進步顯著,先進位造業布局不斷完善,在3D列印、機器人、無人機等全球熱門產業的發展上可謂不遺餘力。

2017年12月,中國工信部、發改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了《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要求推進中國3D列印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國內3D列印企業的成長,中國正逐漸取得全球3D列印產業發展的優勢地位。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統計,2017年中國在3D列印產業投入了至少11億美元,是推動亞洲地區3D列印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為此,該公司將中國稱之為「亞洲3D列印增長背後的力量」。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我國的3D列印產業發展形勢良好,在技術方面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但是看似火熱的行業表現並不能掩蓋存在的短板。就現在而言,我國在3D列印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核心服務等方面依然有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據相關統計,目前中國3D列印相關企業已經突破200家,但是真正的巨頭企業寥寥無幾,國際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都難言強大。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3D列印產業要想實現真正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在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國產化上下功夫。如果能夠攻破核心技術,緩解核心零部件受制於人的現狀,那麼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就能大幅下降,售後服務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材料問題是關鍵障礙

中國3D列印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受制於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材料受制於人。對於任何一種製造技術而言,材料都是基礎。如果不能在材料端取得突破,那麼後續的技術進展也難以實現。

專家表示,目前應用在3D列印領域的材料已達千餘種,但是與產業發展需求對比,顯然還遠遠不夠。而且,關鍵材料基本依賴進口的局面不得到改觀,將對我國3D列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在3D列印材料領域的突破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的,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為了打破這一困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強調,要重點突破高性能材料研發,提升增材製造專用材料質量,開展增材製造專用材料特性研究,鼓勵優勢材料生產企業從事增材製造專用材料及研究成果轉化。

3D列印發展應從三方面入手

要想實現3D列印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我國應當從三個方面同步推進。

首先,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鼓勵產業集群發展與企業技術創新,幫助企業搭建技術共享與應用服務平台,促進3D列印技術轉化應用,培育穩步增長的3D列印市場。

其次,行業組織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加快推動3D列印行業的標準建設與規範化進程,為3D列印產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行業應當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服務、管理經驗交流,依靠群體優勢促進研發突破。

此外,政府應當加快完善3D列印人才培養體系,引導高校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服務於產業技術應用需求。同時,企業也可以選擇與高校進行合作,大力培養符合各方面需求的專業型人才,破解人才困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博鰲亞洲論壇拉開帷幕 5G產業熱度再升溫
人工智慧應用催生新時代 未來發展之路該這麼走!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