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神奇!角嘴海雀的喙竟能發光?

神奇!角嘴海雀的喙竟能發光?

撰文:CARRIE ARNOLD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能夠發光的物種,角嘴海雀就是其中之一。

在實驗室黑光燈的照射下,一隻死去的角嘴海雀的喙發出了亮光。

攝影:JAMIE DUNNING

當Jamie Dunning打開實驗室里的黑光燈時,大西洋角嘴海雀( Atlantic puffin)的喙瞬間亮了起來,就像一棵閃爍著彩燈的聖誕樹。

Dunning是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博士生,主要從事鳥類遺傳學研究。就在他研究這隻死去的大西洋角嘴海雀時,他想起了一位同事說過的話:在紫外線照射下,冠小海雀(Crested auklet)的羽毛會發光。

海雀與小海雀親緣關係較近,這激起了Dunning的好奇心。於是他開始了實驗,最終發現大西洋角嘴海雀的喙能夠發出橙色光。

「我太興奮了,」Dunning說道。「因為這一發現之前並無記錄。」

當藍色的光照射到具有生物熒光性的動物表面時,它能將其反射回去,並變換成另一種顏色——最常見的是綠色、紅色或橙色。這與生物發光不同,生物發光是指動物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自身發光,或者是其他發光的生物體寄生在體內,產生髮光現象。

目前已知的發光物種有180多個,其中大多是鯊魚、珊瑚和其他海洋動物,角嘴海雀是最新發現的一個物種。

「許多海洋動物都具有生物熒光性,這告訴我們,生物體利用光的方式我們甚至都看不到,」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魚類展廳負責人 John Sparks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說道。

角嘴海雀的太陽眼鏡

Dunning立刻開始撰寫研究論文,以便隨時發表,他的論文後來到了 Tony Diamond手裡,Tony Diamond是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的鳥類學家。

早在幾十年前, Diamond就觀察到了角嘴海雀的發光現象,但從未想過要把它寫成論文發表。所以他問Dunning是否可以將他的舊數據添加到新發現中;兩種海雀(一種來自英國,一種來自加拿大)的綜合研究結果正在某科學期刊的審核中,尚未正式發表。

研究發現,兩隻海雀的喙都發出了相同的橙色光。

現在,研究團隊想確定這種現象是否存在於活的角嘴海雀中。然而,他們不能將隨機挑選的活海雀放到紫外燈下,因為這可能會傷害它們的眼睛。

所以Dunning打電話詢問倫敦大學金斯密斯學院(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專家,希望他們能提供一種保護鳥類眼睛的護具。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打電話給他們,要他們給我一副海雀太陽鏡,」鄧寧俏皮地說。

一隻活海雀正戴著特別定製的太陽鏡。

攝影:JAMIE DUNNING, 金斯密斯學院互動研究工作室

現在,金斯密斯學院的研究團隊正努力設計和生產一套有彈性的黃色眼鏡,這樣就可以在Dunning今年夏天的研究中派上用場。在那之前,大西洋角嘴海雀的喙為何會發出橙色光還將是個未解之謎。

魚眼視角

人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光在海洋中的重要性,陽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Sparks 指出。

在如此昏暗的環境中,動物們依靠其他方式製造亮光以便相互交流。

「這是一個我們剛剛開始關注的隱秘世界,」David Gruber在早些時候接受採訪時說道。他是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海洋分子生物學家,也是國家地理探險家。

他的研究團隊已經開始使用高光譜相機,想通過水下生物的眼睛捕捉它們生活的世界。

「如果我們只靠人類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就永遠不會知道其他動物的世界裡也會有無比精彩的故事上演,」Gruber說道。

(譯者:陌上花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北極海冰出現神秘坑洞,科學家迷惑不解
廈門旅行「被騙被坑」全解析,從此別再上當了!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