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00多名孩子因地震走到一起 今天他們再次回到雙流的「家」

600多名孩子因地震走到一起 今天他們再次回到雙流的「家」

十年了,風在發端的少年、姑娘已為人父母,純白如紙的孩童停止了啼哭。因為十年前的地震,他們在孤獨中走到一起,然後又離開集體去獨立生活。5月9日,曾在成都雙流安康家園生活學習的地震災區孩子,回到了「老家」。

「5·12」汶川大地震後,在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倡議下,由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捐資,專為四川震區孤困兒童建設的安康家園在日照市誕生,共接收震區孤困兒童712名,其中有一部分後來又陸陸續續找到了父母,最終接受救助的是672名。2009年,新的安康家園落戶成都雙流區,672名3歲到19歲的孩子遷到了成都。

住在安康家園的孩子們,被分別安置在棠湖小學、九江中學、棠湖中學、雙流藝體中學、成都電子信息學校五所學校就讀。到今天,已經有624名孩子考上大學、職高,或參軍或創業,僅剩有48名孩子繼續在雙流「安康家園」生活和學習。

家在德陽的王雪梅,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在她的記憶里,當年是政府工作人員在一個帳篷裡面找到了她,打算將她帶到山東去上學。「父母不在了,自己還小,當時不想去。」

受現實所迫,王雪梅最終還是到了山東日照的安康家園,她說,到了那邊一下車,一位阿姨就把她抱在了懷裡,「當時就感覺失去的親人又回來一樣。」

一年後,王雪梅和夥伴們被安排回了成都雙流的安康家園,一待就是6年,如今,她已經成家立業,不過在她心中,安康家園永遠是自己的家。

面對陸陸續續回來的孩子,安康家園園長鬍源忠有些不知所措,整個上午,他站在家園宿舍樓下,迎接孩子,由於孩子們變化太大,胡源忠並沒有一一招呼,「他們認識我,但我不認識他們了。」胡源忠說,當年那些被他舉過頭頂,和他打過拳擊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

目前,還有48名孩子在安康家園學習生活,由5名安康媽媽負責照顧,年齡最小的張明皓今年在九江中學上初二,胡源忠說,「我們要把最小的這幾個娃娃照顧到上大學。」這也意味著,4年之後,安康家園將結束它的歷史使命。14歲的張明皓告訴記者:「希望時間慢點走。」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逯望一

攝影記者 王效

編輯 潘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商報 的精彩文章:

一番爭吵後兒子離家12年音訊全無 網友相助終團圓
勵志網劇《北京女子圖鑑》遭吐槽「女主進步是靠男人」 戚薇回應

TAG:成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