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高振宇,顧景舟紫砂壺傳人

高振宇,顧景舟紫砂壺傳人

勿庸置疑,青春的特權在於想像、希望及其活力。只有年輕人能做的事是其青春活力使然。高振宇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度過青春的黃金時期。在那裡他感到人們對於陶瓷技法與創作構思在欣賞時著眼點有所不同。宜興 ── 他的家鄉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制陶歷史,直到他的父親一輩都祖祖輩輩守伴著窯火。

然而,他原有的陶瓷觀卻在來到日本後有了更新的認識。他認為首先應該學習的是這個國度在制陶業上的生機勃勃。而如此的盛況是近百年來屈指可數的陶藝先驅巨匠們在與西方的對壘中建立的功業。

在工業文明方面,這個國家以西歐的產業興隆作為楷模求知若渴,同時也在文化方面摸索與歐洲溝通的途徑。特別是在制陶方面她充滿自信,努力發掘自己的魅力,反而博得了西方的共鳴。這引起高振宇的深思。

答案之一就是民藝運動。民藝運動最初的倡導者富本憲吉在倫敦留學時對威廉.莫里斯倡導的日用品上體現人情味的美感設計產生了共鳴。這是考慮到如何使人們在產業要求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不至於陷入枯燥乏味。專攻建築學的富本把這種注意力悄然運用到了室內環境上。在富本從倫敦留學回國後不久,來日的巴納特利奇對「樂燒」(低溫釉陶)發生了興趣。這位英國的銅板畫家為了得到繪畫的素材,決心要掌握這種簡便的制陶方法,對生活有同樣理想的年輕人走到一起來自然會通過「樂燒」互相勉勵製作出歌頌個性的陶藝。於是,早在二十世紀初葉陶瓷器皿便在現代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這遠遠始於進入本世紀後期東西方對話才趨於活躍之前。富本寫下「東洋復興」這四個字在西歐美學史中佔有的分量。巴納特利奇曾寫到:「由此我看到東西方之間的結合」他們的這種主張來源於小小的陶藝創作,並由此得到了近代藝術標榜的個性的自信。

兩個外行的成功故事使高振宇想到故鄉傳統陶瓷的特長,它不同於千篇一律一個模式的官窯,有著眾多自由創作陶藝的先例。

宜興的魅力當然要數當地特有的紫砂土燒制茶壺,從玩味於掌上的球體到等身大的大甕,當地的土質讓藝人們圓了一個又一個夢。陶土的柔軟、韌性和燒成後的牢固程度令人類處始發明的簡單機器 ── 轆轤望塵莫及,它是經過手工隨心所欲完成均勻整齊的造型的。看過宜興茶壺製作的人五不興嘆。在小小的案板上敲打成長方形的泥板居然在製作者手中眨眼之間變成美麗的球體。當形成近似茶壺狀時,再把嘴貼在上面開的小孔,向裡面吹氣。誰看了這個吹氣的動作都會吃驚。它與轆轤成型不同,是為了使球體規正並不易塌陷。對手工陶藝製作心領神會的高振宇來到以轆轤成型天經地義的日本,使他天賦的造型能力得到了昇華。他在掌握了轆轤成型的技術後,當然要對由此產生的造型賦予以只講成型的陶工不同的觸覺。

他將以鶴嘴稿鉤出的獨特的雕刻命名為「水理紋」在轆轤成型有了一定弧度的壺坯上,刻上了近於透明、達到極限的流水狀刻痕。這不是表面的紋樣,而是讓人聯想到所盛水深的波紋,時而近似瀑布的流線。它是對作者本身的觸覺在這一瞬間的呼吸的確認。以青白瓷為中心的白瓷、青瓷的各自的顏色使其深邃莫測而溢於形。作者在這些器皿上追求自然的姿態使人不難看到富本等人在每一轉折期致力於回歸初衷的青春的活力。

但是,這裡所說的自然姿態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對日本陶瓷卻帶來了另一個不同的內含。高振宇的作品也讓人自然想起這件事。

「是誰先封上了壺嘴?」五十年代以八木一夫為首的京都青年陶藝家們悄然陷入了沈思。當時他們做的白瓷的瓷壺的壺口有小的指尖一樣的小,在壺腰和壺頸之間幾乎失衡的大肚子上以塗鴉式的黑色線刻手法描制一些近似米羅或保羅克萊的人臉或花草,這正是對美術的憧憬。無法合上口這大概是出於轆轤這種製造方法的禁忌,或是出於對違背「物以致用」,這個使命的恐懼?如何背離「物以致用」。G. 布拉克把自己的繪畫擺在廚房的雜亂什物中或放在原野上欣賞。他們想試驗一下自己的作品是否會變成那裡單純的物體。他們在油畫上貼報紙或粘上火柴桿。這種作品被稱為「畫筐里的物體」。

1910年末,與這些畫家的嘗試不期而遇的是瑞士的雕刻家H. 阿爾普創作了既非寫實又非抽象,類似石頭但又是有機的、有生理上的形 ── 青銅塊。正因為這是一件物體,所以阿爾普稱其為「物體」。

在二十世紀的後半葉,渴求陶藝發展的日本青年陶藝家們對將壺嘴封死使其陶藝成為「物體」加以崇尚。運用黑陶這一原始制陶法從生理上造型出夢幻的八木被稱為陶藝的先驅。但是並非只有阿爾普的「物體」才是現代雕塑。無論作品的形態如何,作品能喚起人們的感動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作品未注入與現代人生活感覺相關的情意,無論如何也喚不起感動。在日本留學的某一天,高振宇凝視著八木的黑陶作品,抑制著震撼內心的激動說:「這個造型,作者是需要用這種手法去造就情感的」。

八木五十歲以後先做了末兒茶碗,然後認真開始投入器皿的創作。當時他說的「器皿也是物體」對許多人來說似乎是逆說,也有人以為是愉快的玩笑。但是,這正是按照「選擇」這個茶道美學 ── 即撇開用途自由自在地看問題 ── 用今天解釋的新陶器觀。那以後不久他去世了。如果他還活著的話…… 我看著高振宇的新作品群,我想「歸根到底,喚醒傳統的血脈才能誕生好的作品」。

但是當與傳統心心相映時,它會超越時空,向未知的地方綻放新鮮的花蕾。八木為他的陶藝組織從宋代的文獻記載的蚯蚓文中取名為「走泥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古物一世界 的精彩文章:

清明:除了掃墓祭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TOP.14,第三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TAG:一古物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