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火龍果賺錢?別傻了!
農業,一直都是艱苦行業
沒有節假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靠天吃飯,產量不高憂心,產量高也憂心
沒銷路,供大於求,滯銷,一年辛苦全白費
滿滿都是辛酸淚
01
章丘人高婧是一名生意人,幾年前她到南方開會時了解到原產於中美洲熱帶地區的火龍果可以在北方種植,而且也有人已經試種成功了。她決定將火龍果的苗木引入到章丘試種。
「之前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包括苗木、技術、租賃大棚、栽培設施等。」
由於缺乏經驗,第一年大棚內排水設施不好,導致棚內進水,用水泵抽水時還將一些肥料也抽了出來,當年火龍果的長勢也不是特別好。
在一次次的試錯後,最終試種成功。近3000棵火龍果苗子上,一年(五茬)能結果1萬多個果實,而且每個火龍果的平均重量在六七兩,最重的能到1斤多。
「火龍果在章丘種植的難題解決了,但是銷路又成了下一個難題。」
由於火龍果的種植並沒有形成規模化種植,在對外銷售、宣傳方面,高婧也是左右為難。
02
上面的事例不是個例。
近幾年,火龍果一直被看作是好賺錢的農業新項目,像這樣的新聞也是層出不窮。
但是農業行業都是有風險的。
火龍果的種植技術雖然相對比較容易,但在實際中,會出現你從沒遇過也從沒想過的情況,因為你一沒經驗,二沒技術,例如什麼時候該施什麼肥、出現病蟲害怎麼辦、如何灌溉、收穫時如何銷售,這都是需要去面對的。
現狀:
1、種出火龍果容易,想種好卻難
2、銷售渠道找不到,打不開
3、種植戶增加,市場價格有所下降
目前我國的農業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農業項目要做好,都不容易,所以要種好火龍果也要有決心,有耐心,肯下苦功夫。做好前期大量投入的準備。
03
在進入火龍果行業深耕前,先給大家簡單的算一筆帳。
以種植一畝地紅肉火龍果為例大致做一個投入成本與利潤的預算:
一、成本:
A第一年投入:
1.大棚:32000元
2.服務費:10000元
3.種苗:1500棵x7元/棵=10500元
4.化肥:2600元
5.水電人工及其它:2600元
總投資:57700元
B第二年投入:第一個年末之後,從第二年年初開始計算,以後每年投入5000元即可(化肥及水電人工其它)
二、每畝地產出:
紅肉火龍果本地果園批發價:7元/斤,市場批發價:10元/斤
種苗種下14個月首次結果2000斤,
第一年:2000斤x10元/斤=20000元-57700= -37700元(虧)
第二年:3000斤x10元/斤=30000元-35500元-5000元= -10500元(虧)
第三年及以後,含第三年,每年收入:5000斤x10元=50000元
50000元-500元(第二年虧)-5000元(第二年投入的化肥及其它當年投入)=44500元(純利潤)
從計算中可以看出來火龍果種植是前期投入比較大,但到了盛產期,如果市場情況好也會有較高的回報。
04
想要在逐漸發展壯大的火龍果市場上搶佔一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要存在一定的讓人無法超越的優勢。
掌握火龍果的種植技術,竭力提升果實品質,是一條好的門路。
另外,解決產銷不對接的難題,開拓新的銷售渠道也是必須要思考的。比如順應互聯網的趨勢,開展網路銷售,做電商、微商;或是做超市直供。
其實對於北方的種植戶來說,目前南果北種的經濟發展前景相當不錯。
因為南方的火龍果六成熟的時候就要摘下來運到北方,而後期是果實糖分積累的關鍵時期,加上運輸等各方面的費用,南方水果運到北方來賣,價格高,但質量未必好。
隨著火龍果在內地種植技術的不斷成熟,南果北種的技術難題也基本得到解決,加上火龍果本身的品種優勢,在北方市場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除了這些傳統思路,也有很多種植戶積極開發新思路。比如與當地特色酒店合作,共同開發以火龍果為主題的火龍果宴。火龍果的果實、花、莖都可以作為食材進行烹飪,現在已經開發了二十多個菜品。像這樣一桌火龍果宴價格在800到1000元之間,是普通宴席價格的2倍。不僅提高了火龍果的附加值,還讓基地的火龍果得到了宣傳。


TAG:大豐收火龍果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