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洲爆款食品淪為假貨,重新洗牌能否洗白?這些假貨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貓膩?

澳洲爆款食品淪為假貨,重新洗牌能否洗白?這些假貨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貓膩?

風情萬種、一步一景的澳洲,是人們嚮往的旅遊聖地。而如今,它卻成了「假貨洗白區」。你費勁心思找電商代購的「澳洲爆款」,也有可能是被發現或尚未被拆穿的假貨。打假的大風刮來,滿懷憧憬的消費者,感到瑟瑟發抖。

2018年4月27日,中國食品科技網發出報道,中國廣東省公安廳召開緊急發布會,正式嚴肅通報了一起涉案金額已經超過2000萬元的特大網路售假案件!在這些金額巨大的網路假貨中,竟然9成是澳洲爆款,換種說法,基本全是澳洲熱賣產品的仿品。

保健品、大牌紅酒、奶粉……這些電商平颱風光無限的澳洲爆款食品成了網路假貨主力軍。

先來看看都有哪些我們眼熟的爆款。

電商平台上澳洲最暢銷產品是啥?很多有代購經驗的網友都能脫口而出:頂級紅酒。

「奔富」這樣的頂級紅酒,原價都在600元以上,更好的可以賣到上千。而在這個造假團伙手裡,只賣200—300元。許多消費者以為自己找對了渠道,撿到大便宜,可真相讓人震驚,這個商標、防偽標識都齊全的紅酒「贗品」的成本價只有——19元!!

鬼知道這裡面摻了什麼東西……

然後是如假亂真的保健品.

假冒澳洲著名保健營養品Swisse、ostelin兒童恐龍鈣、bio island魚油等等各種當紅澳洲產品堆滿了倉庫。

澳洲爆款假貨泛濫,絕不是始於從此次特大網路售假案件,而是已瘋狂了許久。

早在2016年,就有「熱心」的澳洲媒體報道了當地華人在澳收購知名品牌空罐,然後再裝入普通奶粉售賣到國內的造假事件。

一位在澳大利亞經營的中國經銷商透露, 他在中國的客戶要用現金收購使用過的貝拉米(Bellamy"s)及A2配方奶粉的空罐子。他認為,購買者的目的就是往裡面裝入其它配方奶粉,然後販賣假冒產品。

除了貝拉米,德運、S26奶粉等都是重災區。比如最火的澳洲奶粉德運,某寶上售價只有60、70的一抓一大把,而代購價都需要一百多,這些商家如何做到如此低價的?上圖所示已經一目了然:走保稅區刷單出來的,9元一包!

9元一包的德運奶粉,你敢喝嗎?

而且,消費者以後一定要謹記:在澳洲,奶粉不是隨便的個人和公司可以進貨的,只有大超市和藥店才可以進。所以宣稱從廠家拿貨所以價格便宜的,大部分都是騙人的!而宣稱代購又價格極其便宜的更不可信,要知道特殊渠道批發價起碼要60箱起批,超市供貨都不夠,何況是所謂的代購。

58、阿里巴巴等網站有人高價回收Swisse空瓶,如果你看到價格便宜到不合理可包裝又逼真到極致的swisse,就不要感到奇怪了。

盤點完了這些澳洲爆款假貨,再來分析一下,這些假貨從售價來看就令人大大生疑,為何上當者還是前赴後繼呢?真的只能用大家貪圖小便宜來解釋嗎?筆者認為沒那麼簡單。

貪小便宜是人類共同的天性,否則博彩業為何在全球都很發達?這只是澳洲爆款假貨泛濫原因的一個小因素。事實上還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

譬如,在買到假貨後許多人都會去電商平台打差評,可「精明」無比的商家可能會用最完美的解釋來讓你的質疑看起來漏洞百出。遑論在水軍大潮下,你質疑的話反而可能被當成了假話……這種有些滑稽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其次,是否存在犯罪團伙通過電商平台構建的售假鏈條?

儘管有電商平台主動配合警方打假等事件。可許多電商平台卻是在被質疑海購產品造假後第一反應是百般抵賴。比如剛剛中消協點名的多家網站海淘商品都涉假,網易考拉、蜜芽、聚美優品這些知名平台紛紛「光榮」上榜。可網易考拉隨機便否認銷售假冒化妝品,並質疑中消協資質……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能很難簡單的去相信其中的一方。可從邏輯上說平台是否有可能某種程度上去包庇假貨呢?筆者覺得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甚至不客氣的說,一些電商平台很多時候成為了這波網路售價的幫凶。

另外,在買到假貨後消費者處於絕對劣勢地位,大多沒時間、沒精力、沒足夠的耐心去和龐大的售假鏈條作鬥爭。而且,在你拿出所謂證據後,造假商家可以拿出看起來回擊力度滿分的發票、供貨單等,讓你懷疑人生。許多電商平台甚至可能為了利益和分成,刻意刪除消費者質疑產品的評論?在水軍、造假商家、電商平台等的合攻下,消費者的發聲能有多大作用?已經可想而知。

此外,旨在提高物流效率的保稅區,也幾乎淪為假貨洗白重地。早在2011年就有媒體曝光「假貨在保稅區兜一圈變洋貨」的現狀,在國內大批量造假,然後一批批運出去,經過保稅區一日游,拿到海外發貨憑證和入境許可,就這樣搖身變成了澳洲爆款。

甚至有視頻爆料稱:,某豐,某達等快遞公司代收點,公開提供異地上線服務,甚至專門建設虛擬外海物流查詢網站,幫國內廠商虛構海外發貨信息,掩蓋真實發貨地點,使假貨搖身一變,成為海外代購正品!

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那就不難想像為何澳洲假貨泛濫卻又難以杜絕了。

最後,419特大網路售假案後,被曝光的那些澳洲爆款商品是不是萬劫不復,再也不能洗白了?筆者認為是……想多了。

先不說信息不對稱導致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買的澳洲爆款其實是假貨……就算知道,許多稀缺商品,比如澳洲優質奶粉,有著龐大的需求缺口,仍然會有大量消費者帶著僥倖心理去購買。

而且,通過漲價來「自證清白」表明自己成本高、品質真的套路,對消費者來說非常具有殺傷力。馬雲曾說,「不是假貨太多,是自己太貪心」。可真的是這樣嗎?花大價錢買到假貨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

產品洗白的方案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在澳洲買空罐裝入普通奶粉賣到國內外,還有很多假奶粉都是制假窩點流出到保稅區,再通過保稅區洗白,號稱是海外進口來的再賣給各位電商平台消費者。

這樣的造假、洗白手段,沒有火眼金睛的我們怎麼防?

或許我們只能期待監管部門的大大們再力度大一些,自己則不能貪小便宜,盡量買海外直購商品。如果在海外有信得過的親友那自然更是一條捷徑。

最後,祝大家都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海淘好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品飲料新消費 的精彩文章:

TAG:食品飲料新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