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效仿朱棣起兵造反,故意公開絆倒皇帝,被關在銅缸中活活燒死
公元1411年,明成祖朱棣冊封朱瞻基為皇太孫,坦白來說,朱棣還是特別寵愛朱瞻基的,也正是因為看在朱瞻基的面子上,最終才立了朱高熾為太子。然而這兩個人卻成為了朱高煦的眼中釘和肉中刺,大家都知道,朱高熾在登基稱帝後不久,突然暴斃,當時朱瞻基其實還在南京,正打算北上奔喪,然而卻聽說他的叔父朱高煦居然要在半路上斬殺他。隨後更是想效仿朱棣,自立為帝,於是朱瞻基日夜兼程趕往北京,朱高煦還沒來得及設伏,朱瞻基就已經回到北京了。據資料揭露,當時朱瞻基回到北京之後,一邊著手處理父皇朱高熾的喪事,一邊加強戒備,防止有人趁機作亂,隨後便登基稱帝,這便是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繼位之後,面臨最大的問題則是藩王威脅中央政府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在建文帝和明成祖期間,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不過雄才大略的朱瞻基繼位後不久,便開始大力發展中央軍事力量,並且打算用武力迎接各地藩王的挑戰。
而他的叔父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成為幫助朱棣奪取了皇位,朱高煦一直認為皇位應當是自己,從來都沒有放棄篡權的野心。公元1426年,朱高煦故意派出使者來到京城進獻元宵燈,明宣宗身邊的大臣們認為,「漢王朱高煦名為進獻元宵燈,其實是為了窺視朝廷政務和軍事實力。」明宣宗這樣說道,「無論他是何目的,朕以誠相待。」之後朱高煦開始更加為所欲為,居然公開要求朝廷賞賜駱駝和馬匹,明宣宗全部給了他,同年的8月份,朱高煦決意趁明宣宗繼位之初,朝局不穩,效仿朱棣起兵造反,打算一舉奪取明宣宗的統治大權。據史料記載,當時明宣宗其實早就做好了準備,並且在大臣的建議下御駕親征,使得三軍將士的士氣大漲,而原先同意和朱高煦一起起兵的其他藩王此時卻按兵不動了。最終大明軍隊很快就包圍了樂安城,朱高煦眼見戰敗不可避免,於是率軍撤離,不幸的是,在路上他被明軍生擒,當時所有的大臣都勸告明宣宗,應當將朱高煦就地正法。不過明宣宗認為朱高煦是自己的親叔父,便網開一面了,只是將其貶為庶人而已,並且軟禁起來。
公元1429年4月,明宣宗朱瞻基本以為舒服朱高煦已經足足被軟禁了3年,也許已經有所悔悟,於是便帶著親信一起前去看望朱高煦,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朱瞻基在走到朱高煦的面前時,朱高煦居然故意公開絆倒皇帝,用來發泄心中的不滿,明宣宗大為生氣,立即下令將宮中的銅缸送到朱高煦軟禁的地方。據資料揭露,這口銅缸差不多有300斤,朱高煦被關到銅缸後,居然試圖舉起銅缸,然而最終卻因為力量不夠,只得作罷。明宣宗知曉此事後,認為朱高煦無可救藥,隨即下令在銅缸周邊放置大量的木材,並且點火燃燒起來,就這樣朱高煦被關在銅缸中活活燒死。坦白來說,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英明君主,並且在位期間,頗有建樹,老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在處置舒服朱高煦的上面,卻顯得太過於殘忍了。居然動用了燒死這一酷刑,這和明太祖朱元璋剝人皮的做法相似,的確是殘忍至極。
筆者認為,明宣宗還是一個相當仁慈的皇帝,自己的叔父朱高煦造反,他也沒有就地正法,只是軟禁起來,並且還去看望叔父,本來是打算給予他一條活路的。然而朱高煦卻非要作死,居然用腳勾倒了明宣宗,讓明宣宗顏面掃地,而更為重要的是,此事讓明宣宗明白,叔父朱高煦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在古代皇權社會,任何威脅皇權的人都會被皇帝斬殺,明宣宗最終才動了殺心,只是可笑的是。朱高煦想效仿父親朱棣,居然也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只是他卻造反失敗,最終死在了侄子的手中。


※曾國藩攻陷天京後,3萬太平軍被賣給此國,做一件讓洋人佩服的事
※一飛行員被日軍包圍時,射殺5名敵軍後舉槍自刎,說一句霸氣的話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