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文 | 九九消寒

上映5天,票房近6千萬,很多人說《巴霍巴利王2》(以下簡稱《巴霍2》)是國內引進印度電影的一次失利,鸚鵡君我真的聽不下去!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巴霍2》是比11天3354萬的《低壓槽:慾望之城》票房低,還是比豆瓣評分3.6的《戰神紀》口碑差?明明都強勢勝出好嗎!作為一部跨文化引進電影,能夠秒殺我們的國產片是它最大的成功,但被國產片秒殺絕不能證明它的失敗——《巴霍2》的市場表現已經算不錯了。


片名 票房 國內上映時間
《摔跤吧爸爸》 12.95億 2017年5月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2.85億 2018年3月
《起跑線》 2.1億 2018年4月
《巴霍巴利王2》 5735萬(上映5天) 2018年5月


《巴霍巴利王2》中國市場表現相對欠佳,卻是印度票房神話

《巴霍2》之所以在熱度和票房上輸給之前的《摔跤吧爸爸》《起跑線》等引進片,原因可以歸結為三點:1、源自歷史文化的隔膜;2、無臉熟明星,且相比同檔期電影營銷力度偏弱;3、第一部沒能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為二代電影讓觀眾略有抵觸感;4、去年已在印度、美國上映,網路資源流出。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跨文化引進,題材上的先天限制難以避免,至於2、3、4點則可歸為外因,而這些都不能證明引進《巴霍2》是一次錯誤的選擇。站在製片方角度,應該掛心也不是一部電影在海外能否引爆市場,而是這類神話題材電影在本土市場的表現如何。

和在中國不一樣,《巴霍2》在印度本土乃至全球的票房表現可謂驚人。該片2017年4月28日在印度、美國同步開畫,5天成為印度本土最賣座電影,6天成為全球最賣座電影,當前票房更是刷新了印度影史的全球票房紀錄。因此,與其爭論《巴霍2》在國內是否失利,不如和它學學作為一部神話題材電影,是如何在本土獲得成功的。


神話題材電影憑什麼刷新影史紀錄?《巴霍巴利王2》的成功之道

《巴霍2》和《戰神紀》同期在線,無疑是一種諷刺。同樣號稱史詩巨制,主題宏大,前者IMDB9.3分,爛番茄新鮮度83%,特效又一次被國內觀眾拿來diss國產大片;後者豆瓣評分僅3.6,從頭到尾方方面面都被吐槽得體無完膚。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巴霍2》作為一部印度本土史詩電影到底比一般的歷史神話題材影片高明在哪裡?

1.英雄主角,反轉多面,充滿現代個性

鸚鵡君認為,《巴霍2》能夠風靡印度當代市場,一大原因是合理塑造了普世價值觀下的萬民英雄,這個英雄同時也是一個至為理想的男性形象

「巴霍巴利王」系列雖然有「印度版王子復仇記(哈姆雷特)」之稱,但在第二部,主角巴霍巴利卻不是史詩里形象扁平的父輩英雄,而是融合了勇武、親民、孝順、至情至性等品質的理想人物。一個理想的形象一方面引人崇拜,同時也容易引人代入,該片同時注重在這個人物身上附加各種「眾望所歸」設定,進一步加深了觀眾的這兩種心理。

巴霍巴利是命運的寵兒,他天生勇武,萬民崇拜。為了表現這一點,影片勁爆的動作戲貫穿始終,花樣百出,絲毫不打折扣,萬民的誠心敬仰、熱淚盈眶與之相交錯,起到了很好的情緒調動作用,俗稱「燃情」。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主角形象的反轉也是該片的一大亮點。巴霍巴利即位前遊歷各國,因愛上了某小國的公主,決定白龍魚服裝傻蛋,以圖留在公主身邊慢慢獲取芳心。這個過程就是編劇的巧思所在,一方面,人物的天壤反轉便於加入喜劇成分,另一方面,一個天之驕子的欲揚先抑,總是讓人對反轉的瞬間不由自主產生期待,並在那一時刻來臨時熱血澎湃。當巴霍巴利突然從「傻帽」變成了「英雄」,以一人之力拯救了一個國家並贏得了公主芳心時,熒幕前的觀眾全都血脈賁張。

具備了一切先天優越條件的巴霍巴利同時還是一個不戀高位、至情至性的平民偶像。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他與公主的互動上。救國英雄甘願撐臂當橋,供公主踩著上船;當被太后用王位要挾讓他讓出公主時,他毅然放棄了王位;當公主得罪了寵臣戴枷受審時,他得知公主受到冒犯,在王宮大殿上怒殺寵臣……以上任意一點都是男性心中的偶像標配,更加符合女性心中的終極崇拜——猛虎柔情。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這些前期塑造也讓這位英雄後期的悲劇結局更加打動觀眾,一部史詩劇就這樣帶著現代觀眾跨越了時代的隔膜,讓他們與角色同喜同悲。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2.情節豐富跌宕,節奏快而利落

作為史詩題材電影,「巴霍巴利王」系列其實沒有太多的成文史實可以參照,相當於一個故事框架,這給了編劇很大的發揮空間,也讓觀眾不會對任意發揮歷史產生疑慮和反感

這部電影時長近兩個半小時,但整個觀影過程極少尿點。一部電影中,巴霍巴利的人生大小起落無數:從開頭的人生贏家到微服平民,從低調傻瓜到救國英雄,從凱旋歸國到失去王位,從身負民望到貶為庶人,又從才為人父的喜悅掉入中計身死的陰謀……整部電影情節豐富跌宕,全面鋪陳了主角的一生,但因節奏快而利落,一點也不顯拖沓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另外值得借鑒的是,《巴霍2》沒有僵硬地接著第一部的末尾展開故事,而是另起爐灶,以父輩巴霍巴利為主角,從頭開始講述其生平,後三分之一再接入上一部主角的復仇,這樣既沒有讓看過第一部的觀眾感到突兀,也不會讓直接看第二部的觀眾感到有障礙。這是《巴霍2》作為影二代的成功之處。

3.特效大氣、畫面精良

《巴霍2》號稱投資2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2.37億,據說是印度最貴的電影。

「巴霍巴利王」系列的第一部就被國際電影雜誌The Hollywood Reporter、Screen International、Variety及眾多知名電影網站稱讚視覺特效處理得極為出色。《巴霍2》的CG場景更是佔到了全片的三分之一。這些特效都是由印度海得拉巴Makuta特效工作室主導的。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特效前後

反觀中美合拍、號稱投資10億的《長城》,近期上映、號稱投資4億的《戰神紀》……誠然,不同國家的電影產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物價、人工上的差值,但國內明星片酬過高、電影工業化流程不成熟都是極大的限制因素。據說在印度,一部電影的明星片酬不可超過項目總成本的30%。

尤其令人尷尬的是,和特效比起來,中國電影其實更需要在劇本上多下功夫。

講真,如果摒除文化隔閡帶來的影響,《巴霍2》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定會比現在好上很多,甚至可與《起跑線》《神秘巨星》票房比肩,因為它不僅是一部史詩片,更是一部成功的商業片。總之,除了反映社會痛點的現實題材,我們在歷史神話題材影片上更需要向印度電影學習。

《巴霍巴利王2》票房撲街,但卻為國內神話題材指了條明路!

影投人製片工場

有眼力、有腦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視內容製片工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