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崇煥擅斬了毛文龍,卻給自己種下了毀滅的種子

袁崇煥擅斬了毛文龍,卻給自己種下了毀滅的種子

袁崇煥,薊遼督師,苦心經營的寧遠防線成為了後金(清)八旗幾乎無法逾越的屏障。努爾哈赤折在了這裡,縱使皇太極天縱英才也無法在這道防線跟前討到便宜。毛文龍,皮島總兵,在後金(清)的後方採取游擊戰略,毛文龍和東江軍民的存在使得後金如鯁在喉,但是八旗鐵騎不善水戰,無法在一時之間將東江勢力完全清除。故袁、毛二人都是晚明時期抵制後金的重要力量,然而隨著東江孤懸海外,毛文龍勢力不斷坐大,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袁崇煥督師薊遼,又有之前平台召對的五年平遼之諾,故而將整頓東江軍務當成自己的分內之事。然而最後整頓的結果卻是,袁崇煥擅斬了毛文龍。這件事情本身是一件性質極其惡劣的政治事件,袁崇煥的此次逾矩也給和崇禎的君臣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袁崇煥此舉產生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誅殺毛文龍之後,袁崇煥確實採取了相應措施防止東江所部發生變亂,例如劃分東江軍隊為四部、增加東江糧餉至十八萬等。初期,此等措施的布置尚屬合理,東江勢力漸與關寧防線一道對後金形成合圍之勢。但是毛文龍之死的惡果還是爆發了出來,「島弁失主帥,心漸懈,益不可用,其後致有叛去者」。尤其是原屬於毛部下的耿精忠、尚可喜等人歸降後金之後,逐漸成為清軍入關之後的排頭兵,二人後來還都裂土封王,足以證明毛文龍東江勢力所蘊含之能量的強大。

最為致命的是,袁崇煥與崇禎的尚屬親密的君臣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袁崇煥此舉無疑是在崇禎心裡種下了猜忌的種子,毛文龍之死甚至可以被看做袁崇煥之後被殺的最初原因。乙巳之變後,袁崇煥下獄,處以死刑的聖旨上有「斬帥踐約」等字眼。對於毛文龍的種種不法,想必崇禎早有耳聞,但是,在崇禎皇帝心中,毛文龍始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效控制遼東軍政的籌碼。縱然此人有驕奢淫逸、自成一系等逾矩之舉,但是,朝廷的一品大員不通過皇帝本意就擅自殺之,皇帝的威嚴置於何地。袁崇煥此舉的政治錯誤顯露無疑。

後金屢屢侵犯,崇禎不得不對袁崇煥委以重任,袁崇煥斬殺毛文龍是在其第三次赴遼之時,即便是袁崇煥,崇禎皇帝對其難免也有猜忌和防範。毛文龍的存在,恰巧是崇禎藉以牽制袁崇煥的一股力量。但是現在,袁崇煥卻將毛文龍擒殺,無意之中打破了崇禎皇帝對其分而治之、彼此牽制的布局。之後在袁崇煥請求增加東江明軍糧餉之事情中,也可以看出崇禎的態度。本來朝臣們攻擊毛文龍的理由都是其冒領軍餉,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之時所列的十二大罪狀裡邊也有冒領軍餉一條。但此時,袁崇煥卻請求增加東江明軍軍餉,結合之前對毛文龍的彈劾,崇禎心裡不會沒有疑慮。

而等到毛文龍被殺三個多月後,清兵在皇太極的帶領之下,分道入關侵擾京畿一帶之時,崇禎此時還任命袁崇煥擔起全權防禦之責。無奈,清軍避戰薊州、通州,並未在袁崇煥設定的戰場多做停留,而是直接繞道直驅北京城下。袁崇煥不得不在一個軍事上正確、政治上極其不正確的地方打了一場北京保衛戰。這一系列的錯誤,導致崇禎皇帝說出了「袁崇煥負我」的心聲。袁崇煥也由此走向了覆滅之路,殊不知這顆君臣猜忌的種子在擅斬毛文龍之後已經開始生根發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史新說 的精彩文章:

石達開出走的背後,竟然隱藏了一個驚天秘密

TAG:故史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