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參加唐代科舉的「留學生」

參加唐代科舉的「留學生」

自古以來,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留學由來已久,在唐代尤甚。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國家之一,而且以開放與包容的姿態,澤被四鄰,文化發達,外國留學生不絕於途。長慶元年(821年)唐穆宗下詔允許外國留學生參加科舉考試,專門為周邊國家來中國的留學生設置了一項考試製度——「賓貢進士」。因考生來源、文化差異不同,「賓貢進士」與「國子進士」、「鄉貢進士」在考試和錄取方式上、在錄取比例和考試難易上有一定優惠政策,「賓貢進士」是古代科舉考試重要組成部分,對周邊國家傳播中國文化影響起著積極的作用。

唐代向外國放開科舉考試,多面向於東南亞國家。一方面古代聖賢君王受儒家思想傳播的影響,都追求「四夷傾心嚮往一心」;另一方面,當時新羅、高麗、安南(越南古稱,包括現廣西一帶)、緬甸、尼泊爾都是唐朝貢國或藩屬國,尊稱唐王朝為「上國」,這些小國是唐王朝的「國之門戶」,唇亡齒寒,因此唐朝與這些屬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往來極為密切。

在這些留學生中,來自朝鮮半島新羅的崔致遠名氣最大,他也是唐代知名度最高的留學生之一。

崔致遠(857年-?),字孤雲,號海雲,謚號文昌。朝鮮半島新羅王京(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人。唐咸通九年(868年),12歲的崔致遠辭別親人,成了一名小留學生,隻身一人來大唐王朝求學,他父親在他臨走時說:「你去中國一定要努力學習,十年之內必須考上進士,如果十年之內你考不上進士,那就斷絕父子關係,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崔致遠「壓力山大」,牢記父親的訓誡,勤學苦讀,結果不負眾望,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進士及第,提前4年完成父親的重託。

登科進第的崔致遠,沒有衣錦還鄉,而是選擇了繼續留在大唐發展,擔任江蘇溧水縣縣尉,做一名負責軍事、治安的地方官(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長)。崔致遠在唐朝做官多年,任期屆滿後,又被淮南節度使高駢聘為幕府,後授職幕府都統巡官。在朝鮮半島,崔致遠享有「東國儒宗」、「東國文學之祖」的稱譽。他一生文學創作不斷,他創作的《桂苑筆耕》文集還收錄在《四庫全書》中。

作為中國近鄰的日本,也經常派優秀青年來大唐王朝學習文化知識,至今日本文化仍深受大唐文化的影響,日本人阿倍仲麻呂(698年-771年)就是其中的代表。阿倍仲麻呂中文名晁衡(或朝衡),字巨卿,於717年隨日本遣唐使赴長安入太學學習,與大詩人李白、王維、儲光羲、包佶、趙驊等人交往甚密。阿倍仲麻呂經過寒窗苦讀,參加唐科舉考試,以優異成績考中進士。後在唐朝任從三品秘書監兼衛尉卿。相傳他回國時,因船隻遭到大風的襲擊,遭遇海難,消息很快傳到了唐朝。李白以為他罹難,心情十分悲痛寫了這首《哭晁衡詩》:「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但事實上阿倍仲麻呂並沒有遇難,他乘的那隻船漂到了越南海岸,最後得救,阿倍仲麻呂也得以繼續在唐朝任職。

如今,西安長慶公園內有「阿倍仲麻呂紀念碑」,碑面有阿倍仲麻呂《望鄉》詩:「仰首望長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想又皎月圓。」

唐大曆六年(771年),阿倍仲麻呂在長安逝世,終年七十三歲。後來日本也引進了科舉制,日本的科考有秀才、明經、進士和明法,日本的科舉考試長期被貴族把持,到江戶時代廢止。

中國科舉考試不但影響到東南亞國家,而且還傳播到阿拉伯地區。李彥升,大食人(唐宋時期對阿拉伯人的專稱),長期定居中國。當時的汴州刺使、宣武軍節度使盧鈞偶然發現李彥升講中國話標準流利,就與他交談,通過交談,盧鈞了解到李彥升是隨經商船隊來的,出身名門望族,較為熟悉中國文化。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盧鈞特意向宣宗皇帝舉薦李彥升。經唐宣宗派人員核實,恩准李彥升參加科舉考試。李彥升到京後,按部就班進行科考。結果,他一舉及第,而當年全國總共及第的人數只有22人。當時他的考卷,交送中書省、門下省複核。複核後發現,李彥升確有真才實學,潁川人陳黯便針對此事撰寫成《華心說》一文,對李彥升給予高度肯定。

唐代之後,科舉制也逐漸被東南亞一些國家引入。明代時,越南的留學生一般在本國鄉試結束後,會到北京參加會試。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的考試中,越南人阮勤中一舉成名,奪下進士的桂冠,從此留京任職,後任命為工部侍郎。值得一提的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朝科舉考試被廢除,為了籠絡外國的留學生,清政府臨時組建了學部專門考核外國留學生,凡考中者按進士、舉人授予資格,梵谷中進士者授翰林院修撰,人們把這些留學生稱為「洋翰林」。

科舉制度作為隋唐以來封建時代的選人用人制度,不僅為國內的學子重視,也吸引了大量外國的「留學生」。他們參與科舉,不僅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還對中外文化交流有著積極的影響。(王東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部級官員向他學掏糞,堅持背糞30年:「我唯一的願望,是讓我的孩子接好我的班!」
外媒評述:中國不希望但也不懼怕與美國爆發「貿易戰」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