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故事永遠可以打動我
可能是我從小的生活都是很平淡的,自己的故事沒什麼好歌頌的,我就去讀別人的故事。
十字開頭的年齡、沒什麼生活閱歷,我無法與每本書都有一種靈魂的契合。但我對我讀過的書,都會有種 我好像從頭到尾經歷了一次 的感覺。
書里最動人的地方,在於作者用心碼出來的文字。空靈的山音、苦口婆心的教導、無所事事的少年、莫名的荷爾蒙、一個吻,所有字湊在了一塊兒,展示著毫不忌諱原始世界的生命力。
我看著別人的文字看著看著就想嘆氣。有時候我看一本書無非就是在應徵自己少年時對生活的想像。
小時候想,這幫人(特別是些虛偽的大人)簡直是莫名其妙,用網路熱詞評價一下,就是石樂志;卻苦於當時作為毛髮未全的小孩兒,啥也沒經歷過,就不敢下定論。雖然現在也不大,但至少有點自己對人獨立的判斷力了,這幫人果真他媽的是傻逼。
還有就是,身邊總會有人說,小孩,你應該去讀一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之類的名著。如果有人這樣告訴我,那打死我都不會去翻閱,從小到大大概這就是我最叛逆的一點兒。
我從來不覺得在某個年齡段就該看哪些特定的書,也不是說在心情低落的時候看哪些書就可以立馬讓人振作起來。不應該是這樣的,你只要打開任何一本書的文字世界,就會看到滿天星光的。(當然教輔書就不能跨級買,你會否定自己本就不高的智商)
現在已經很少能靜心讀完一本書了,客觀原因的確是時間不夠,但其實還是自己把生活過成了這樣。也會有空閑的周末,但不想去完整地看一本書了。因為一旦走進了別人的故事裡面,我可能會花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走得出來。
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各種各樣的遇見和再見。陳丹青把木心的死寫得就特別入骨,《守護與送別》,事無巨細的描寫了木心的死亡,真實又坦誠。我太感性了,總覺得讀完一個故事就是經歷一次人生,我會為他們的相識雀躍同時也會因為生死落淚。
立夏的清晨、冒煙的燒麥、擁擠的馬路、黃昏的擁抱、巨大的晚霞和沒有盡頭的宇宙。人間不值得,我眼中唯獨文字,讓它們流光溢彩了些。
昨日立夏,夏季適合創造一些瘋狂又珍貴的回憶,這樣在漫長的冬季才有的盼。
天氣非常好
祝 好景常在


※九寨溝美景遊記
※健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的事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