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前不久,一段某男子在公交車上猛踹7歲「熊孩子」的視頻刷爆網路,引起廣大網友熱議。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小男孩在車上蹦跳吵鬧,並用腳踢了坐在對面位置上的男子幾下,沒想到男子當場暴起,一把拎起小男孩,將其重重摔在地上,接著又用腳猛踹了小男孩的頭部三下。旁邊有乘客馬上站起來制止,但是我們看到小男孩在被踹後,馬上癱軟在了地上,兩次試圖站起來,卻還是倒下了。

事發後小男孩立即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目前暫時沒有生命危險,踹人的男子也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15天並處以罰款。

至於小男孩為什麼要踢這名男子,網上說法不一,有人說是這個男人用言語挑釁小男孩,才惹得小男孩用腳尖輕輕踢了他三下。也有人說是小男孩調皮故意招惹對方,但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這名男子作為成年人,重摔並且猛踹七歲小男孩的頭部三下,真的有點過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沒想到的是,網上竟然有很多人支持這名男子,對他的暴力行為紛紛拍手叫好,並表示對熊孩子就是應該下手重一點,避免熊孩子長大以後危害人間。

我們身邊真的有那麼多熊孩子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的人開始熱衷於對熊孩子的懲罰,許多孩子只要表現得稍微調皮一點,就會被冠上「熊孩子」的名號,遭到人們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

但是我們身邊真的有那麼多熊孩子嗎,怎樣才算是熊孩子,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遇到了「熊孩子」,這麼兇殘地對待他們真的好嗎?

那到底該怎樣對待熊孩子,或者說,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避免他變成熊孩子呢?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本新書《父母:挑戰》。

這本書的作者是是美國的魯道夫?德雷克斯,他是一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病教育家,同時也是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他將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個體心理學從理論知識發展為可實踐的方法,促進了正面管教等兒童教育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父母:挑戰》是德雷克斯的心理學經典著作,不僅系統地描述了現代社會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常犯的錯誤,還提出了解決這一系列困境的方法,使父母能對照書中大量的臨床案例,反思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問題,對症下藥,獲得更新與成長。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的基本人格。

基本人格

基本人格指的是人所特有的,與其他人不同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簡單點說,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人的個性。

人格具有穩定性,俗話說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裡的「本性」指的就是人格。但是人格同時又具有可塑性,會隨著個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正因為人格具有可塑性,我們才能培養和發展人格。

怎樣培養和發展人格

那我們該怎樣培養和發展人格呢?一般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是由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首先,遺傳是指孩子從父母身上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這些遺傳的生理解剖特點,也叫遺傳素質,是孩子能夠發展的物質前提。遺傳規律控制著所有生物,但是這些規律僅僅會影響某些特定的不可變因素,比如人的身高、體型、發色以及膚色等等,並且只能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可能性,而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最終發展。

環境指圍繞在孩子周圍的外部世界,同樣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平常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指環境對人的影響。環境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了客觀內容,影響著孩子身心發展的水平。現在很多父母花大價錢買學區房,就是希望孩子能進入一所好學校,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從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考個好大學,長大找份好工作。

當然了,孩子的最終發展並不僅僅是遺傳或者環境的結果,教育在孩子的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

父母必須遵循的三個原則

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我們這些當父母的,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必須認識到影響孩子人格發展的心理因素,否則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努力就會缺乏基礎。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父母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引導孩子尊重秩序並接受社會規則,避免和孩子發生衝突,持續的鼓勵孩子。

一、維持秩序

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由許多人共同組成的,大家都遵循相同的社會規則。因此,我們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社會規則並教會孩子尊重秩序、遵守社會規則,這樣才能使孩子適應社會,成為一個快樂和諧的社會人,而不是被別人當成「熊孩子」口誅筆伐,甚至是暴打。

父母的示範至關重要,如果父母總是丟三落四、粗枝大葉,孩子又怎麼可能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呢?如果父母每天都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勤奮刻苦、努力上進呢?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社會生活有著特定的行為規則,家庭內部也應該有家庭規則。每個家庭成員都是獨一無二的,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因此每個成員所擁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責任也應該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原則是一定要保證的,那就是每個成員的權利都應該與他的責任相關,權利越大,責任越大。作為父母,我們必須想清楚每個孩子的權利和責任,並且一旦做了決定,就必須堅定的要求孩子執行這些命令。

同時要讓孩子體驗到他的不良行為所帶來的自然後果,這是維持秩序最重要的方法,但又不能讓孩子覺得這是懲罰。後果與懲罰之間的區別是後果必須具備孩子能夠理解的內在邏輯,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說,如果你因為貪玩而耽誤了吃中飯的時間,那麼你下午就不許吃東西,直到晚飯時間才能吃飯,但是你不能告訴孩子,如果你再大喊大叫,就不許吃飯。後果是不良行為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報復。

二、避免衝突

2個多月前,「27歲女子被逼婚跳樓」事件在微博傳得沸沸揚揚,一名27歲的女子,工作好,收入高,月入兩三萬,長得又漂亮,但是父母卻覺得女兒這麼大年紀了還沒結婚,是一種奇恥大辱,一直逼著女兒早點結婚。最終,這名27歲女子不堪忍受,跳樓自殺,死前留下遺書,讓父母安排冥婚。

因為到了適婚年齡卻沒有結婚而被父母逼婚的人並不在少數,為什麼這名27歲的年輕女子明明有顏有錢,前途一片大好,卻被父母逼婚逼到跳樓自殺的地步。究其原因,是父母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把孩子當做自己私人的物品,不顧孩子的個人想法,想要控制她,逼著孩子做這做那,與孩子產生了衝突。

孩子小的時候無力反抗,只能順從,等孩子大了父母仍然這樣,自然會招致孩子的劇烈反抗,做出自殘甚至自殺的極端反應。

婚姻不是父母的事,不是家族的事,也不是社會的事,而是孩子自己的事,應該由孩子自己做主。不只是婚姻,孩子想讀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應該由孩子自己做決定。

我們作為父母,只能引導和教育孩子,而不能強迫孩子。放棄控制孩子的想法,沒有控制,又何來衝突?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與孩子達成共識,而不是和孩子斗個你死我活。

當然啦,如果你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他們就會更願意回應你,從而使你的教育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如果你能成功贏得孩子的信任,那就更好了,孩子會願意對你敞開心扉,和你分享自己的喜悅和秘密,你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強。

三、鼓勵孩子

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就像植物的成長需要水和陽光一樣,剛出生的孩子是如此的弱小,而之後的整個成長過程又充滿了各種挫折與令人沮喪的經歷,所以孩子需要持續的鼓勵,才能自信地面對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困難。

當孩子遭遇困難時,無論是由於什麼原因,父母都應該鼓勵他,增強他的自信,而不是漠視,更不應該諷刺譏誚。

前段時間,有位從小成績優異,作為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錄取,本科畢業後又留美讀研的高材生,回顧了自己與家人相處的過往,控訴自己從小受到父母的辱罵,向父母求助從未得到鼓勵及支持,從而導致他沒能樹立足夠的信心,心理方面也出現問題。因此他整整12年沒有回家過年,後來更是寫下一封萬字長信,與父母斷絕關係。

雖然這位研究生的看法有點過激,就像有些網友所說,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即使父母管得再嚴,難道你就不能自己學著融入社會嗎。並且一個34歲的人還用拉黑父母的方式控訴和自救,把所有責任都推到父母身上,不管怎麼說都太幼稚、脆弱了。

但是這也說明作為父母,除了保證孩子吃飽穿暖,更應該多關心鼓勵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孩子出現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向父母求助卻總是得不到回應的孩子,會慢慢地放棄對回應的渴望,從而變得孤獨脆弱。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要麼就是極度渴望溫暖,陌生人稍微噓寒問暖,他們就會感激涕零地一頭栽進陌生人的懷抱。要麼就是從此變得冷漠,憤世嫉俗,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不管哪種情況,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作為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幫助和鼓勵孩子,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應該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指示,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在引導的過程中,多提建議「你可以怎樣做」,而不是下命令「你必須怎樣做」。同時我們要注意多向孩子強調正確的做法,而不是一味禁止錯誤的做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代父母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幸運的是不管我們犯下了怎樣的錯誤,總還是會有改進的機會。孩子必然不會成為天使,但我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這便是《父母:挑戰》這本書的宗旨所在。

這裡是「李木子的小木屋」

每周與你分享一本好書

聽說,

那些有趣又有才的人

都關注了這個公眾號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木子的小木屋 的精彩文章:

TAG:李木子的小木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