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於鐳:背離霍華德,澳大利亞註定碰壁

於鐳:背離霍華德,澳大利亞註定碰壁

最近兩年中澳關係時有波折,已經影響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福祉。澳大利亞企業界、政界和學界一些人士對此進行了深刻思考,指出澳大利亞政府上了美國的「當」,當了美國對華戰略試探的「炮灰」。澳大利亞究竟是被美國政府「玩弄」,還是「周瑜打黃蓋」,局外人很難判斷。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即當年霍華德總理為澳大利亞定下的對華外交政策值得肯定,對現在仍有啟發性,澳大利亞的現時外交政策取向需要做出調整。

一國外交政策可以千變萬化,但不應背離服務國家利益的宗旨。澳大利亞過去兩年來對華外交政策的變化顯然有違這一宗旨,過分強調並不符合客觀事實的「中國威脅」。「中國威脅論」始於冷戰甫畢的上世紀90年代,盛於中國崛起軌跡明確的21世紀初。只是近年來,美國政界、軍界和學界不少人士罕見地將中國的「制度與意識形態威脅」提到首位,而將安全和經濟威脅排到其後。中國真的在這些方面對澳大利亞產生威脅嗎?

首先,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是一國歷史和文化積澱的產物,若無特殊情況,它國很難輸入,即使輸入也難落地生根。西方國家在過去兩個世紀里在全球各地輸出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而鮮有成功,就實證了這一輸出的困難性。日本和德國若非戰敗而被武力改造,恐怕也難以獲得西方希望的結果。

中國的制度和意識形態同樣植根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有其或然性和更多的必然性。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不認為自己的制度和意識形態是「歷史的終結」,需要在全球推而廣之,而是意識到中國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推進思想解放與革新,繼續探索、發展和完善中國的制度。因此,中國承諾不輸出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並建議到中國取經的發展中國家領導人不要照搬中國的經驗,而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有鑒於此,不應臆想中國要向澳大利亞輸出制度和意識形態,澳也不應人云亦云地將中國的制度視為必然威脅,而應對中國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冷靜觀察、理性思考,選擇性借鑒,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其次,中國的國防建設本質上仍是防禦性的,根本無意挑戰美國的全球軍事霸權,更遑論威脅美國及其軍事盟國的安全。澳大利亞一些人的擔心,在明眼人看來純屬杞人憂天。

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2005年到訪華盛頓時,曾對美國各界客觀分析過中國國防現代化的動機,認為中國意在保護其日益廣泛的利益。時任外長亞歷山大·唐納在澳大利亞主流媒體發文,剖析中國無意入侵澳大利亞的戰略研判。正是基於這些研判和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霍華德政府才果斷改變澳大利亞「背向亞洲」的外交策略,尋求符合澳大利亞根本利益的平衡外交戰略。霍華德總理本人也因此被譽為「真正的政治家」,贏得廣泛尊重。

最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對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不是威脅,而是發展與繁榮的機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明確指出中國的經濟繁榮不是威脅。霍華德總理2005年訪美時曾專門發表講話,指出中國的發展對西方國家不是零和競爭。陸克文總理在中澳建交40周年的講話中,更是讚譽中國的經濟發展是澳大利亞過去數十年間幸運避免其他西方國家未能倖免的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

時至今日,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貿易額早就超過了澳美、澳日貿易額之和。澳大利亞每年人均向中國出口13噸鐵礦石、2噸煤。中澳日益拓展的經貿合作助力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澳大利亞經濟的持續繁榮,更造福兩國人民。

上述分析僅是中澳兩國關係的一個縮影,但它深刻表明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取向已經背離澳大利亞的根本利益。霍華德總理之所以被譽為「真正的政治家」,就在於他能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外交策略。現在,恰恰又到了澳大利亞調整對華政策的一個重要時機。(作者是聊城大學南太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印借「鐵路外交」捆綁尼泊爾並牽制中國
快訊!金正恩跨越軍事分界線,與文在寅握手!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