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都高雅?這位就很齷齪!古詩都很有韻味?這3首就不咋地
大部分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人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那就是古人留下的那些詩篇實在是太拗口了,而且還要我們去背,對於那個年紀的的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我們也「恨透了」那些古代的詩人,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詩文的確都是美如畫的!似乎只要一提起詩人,咱們總是不自覺的將他們與「高雅」一類的辭彙聯繫到一起,而只要一提到古詩,讀起來都感覺很有韻味,但凡事都有例外,古代有這麼一位詩人,不僅不高雅,反而還顯得十分的齷齪,而另外有三首詩,讀起來不僅毫無韻味,甚至讓人產生「這也能叫詩」的疑惑。
武則天劇照
先說這位齷齪的詩人吧,之所以說他齷齪,還真是一點兒都不誇張,在蠢哥眼中,這人簡直就是玷污了「詩人」這個職業。此人就是宋之問,印象中的詩人應該是像陸遊那樣一身傲骨,或者像韓愈那樣浪漫,然而這宋之問則有點兒噁心人了。
宋之問劇照
眾所周知,武則天作為女皇帝,是有很多面首的,最出名的莫過於張易之和張昌宗,而宋之問也想當武則天的面首,於是不顧自己詩人的身份,去幫這兩位面首倒夜壺,如奴僕一般。作為詩人,自然要以詩動人,他也寫過一首詩給武則天,可是武則天覺得他口臭,根本就看不上他。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還干過一件更齷齪的事,那就是「盜詩」,宋之問有個外甥名為劉希夷,他作有一首《代悲白頭翁》,然而他做了一件錯事,那就是在這首詩還沒發表的時候給宋之問過目了,結果宋之問便起了歹心,他覺得這詩不錯,想要據為己有,兩人因此起了爭執,最後他還將自己的外甥給殺了,作詩本來是件高雅的事,宋之問卻為了搶詩而殺人,還是自己親外甥,這等齷齪之人哪配被稱為「詩人」呢?
說完了齷齪的詩人,再說說這讓人產生「這也能叫詩」的三首詩,關於這三首詩,各位自己感受吧。
第一首:馬鈺 《寄趙居士》
凈凈清清凈凈清。澄澄湛湛湛澄澄。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堅堅堅永永,明明朗朗朗明明。靈靈顯顯顯靈靈。
看到這首詩,蠢哥滿腦子都是鎚子釘釘子的聲音,「叮叮哐哐叮叮哐」!
第二首:楊遇春《佛》
你倒睡得好,一睡萬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誰人保?
這詩和白話幾乎沒區別……
第三首:洪秀全《天父詩》
洪秀全像
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嬸錯無哥錯。只有人錯無天錯,只有臣錯無主錯。(節選)
他洪秀全不是為這幾句話取名帶個「詩」字,誰知道這是首詩啊!
從古至今,在蠢哥的印象里詩人就應該是高雅的,而詩與白話的區別應該讀起來別有一番韻味的,然而本文談及的這位詩人和後面這三首詩,真是讓人雅興全無。


※梁山好漢中,此6人並不起眼,卻活到最後,只因他們有3個共同點
※除了花木蘭,歷史上還有4位「木蘭」,都是女中豪傑,不輸花木蘭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