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識貼:一文了解低介電常數材料

知識貼:一文了解低介電常數材料

《莊子.內篇》中提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前面幾期中,主要介紹和討論了高介電常數材料製備方法及機理,其可作為電容器等儲能器件應用於電子電氣等領域。 相對地,低介電常數材料在電子封裝等領域也有著強大的應用。本期帶大家了解低介電常數材料的概念、製備方法及市場應用前景,更深了解材料的「介電」性能

前言-Low-k materials

當器件的特徵尺寸逐漸減小時即集成度不斷提高時,會引起電阻-電容(RC)延遲上升,從而出現信號傳輸延時、雜訊干擾增強和功率損耗增大等一系列問題[1],這將極大限制器件的高速性能。例如,當電子元器件的尺寸縮小至一定尺度時,布線之間的電感-電容效應逐漸增強,導線電流的相互影響使信號遲滯現象變得十分突出,信號遲滯時間計算公式[2]如下:

上式中,τ為傳輸信號的遲滯時間;C為材料的電容;ρ為導線的比阻抗;ε為層間介電(Interlayer Dielectric,ILD)材料的介電常數;εo為真空介電常數;L 為導線長度;T為導線厚度;P為兩導線之間的距離。

因此,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向縱深發展的大背景下,降低層間材料的介電常數,使用低介電常數(low-k)材料成為減小信號遲滯時間的重要手段。那麼,低介電材料究竟是什麼?怎麼判斷材料是否屬於low-k 材料?如何構建獲得低介電常數材料?其應用市場前景如何?

一、

低介電常數材料概念

顧名思義,低介電常數材料就是指介電常數 ε低的電介質材料。其介電常數可分別歸類為:ε>3.0,ε=2.5~3.0,和ε

二、

如何構建低介電常數

為獲得低介電常數,必須選用非極性分子材料。對於非極性分子,Clausius-Mosotti方程將介電常數 ε 與極化率 α 聯繫起來

上式中N為單位體積內的極化分子數,k=ε/ε,ε/ε分別是材料和真空介電常數。α 為總分子極化率,包括電子和離子極化率等。

由上式可知降低材料介電常數的途徑有:一、 降低材料的極化率,包括電子、離子和分子極化率,即選擇或研發低極化能力的材料;二、 增加材料空隙密度,從而降低材料的密度(單位體積內極化分子數N)。

對不同性質的電介質往往只有一種極化作用佔主導地位,非極性分子主要是電子極化;離子晶體主要是離子極化;強極性介質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偶極子分子極化。低介電材料分子組成一般沒有離子鍵,所以降低材料的極化率,主要是降低材料中的電子極化率和分子極化率。那如何才能降低材料中的電子極化率和分子極化率呢?

methord 1.降低電子極化率

降低電子極化率主要是降低材料的電子密度,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通過引入小分子元素降低材料的極化強度。例如:摻碳氧化硅(SiOC)就是利用極性低的Si-C鍵取代Si-O鍵降低其電子密度;

引入強電負性元素,減少外加電場對電子的作用。例如:摻氟氧化硅(SiOF),由於氟原子具有非常強的電負性,能將電子牢牢束縛住,大大降低二氧化硅中偶極子的電子極化。但過量的氟會導致Si-F的生成,不利於介電常數的降低[3]。

methord 2.降低分子極化率

引入極性低的原子或原子基團是降低分子極化率的有效途徑,電子極化率較低的原子基團主要有C-C、C-F、C-O、C-H單鍵。因此含F及無F的脂肪族C-H化合物就是一種潛在的低介電材料[4]。例如:聚酞亞胺、苯並環丁烯樹脂及各種摻F無F的有機聚合物。

早期,人們在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時採用氟和碳摻雜傳統的SiO2的方法獲得低k電介質。通過氟取代降低極化率並增加自由體積來降低材料k值。這些類型的電介質k值通常在3-3.5範圍內。

methord 3.降低材料密度

薄膜材料密度N對介電常數的影響遠大於分子極化的影響,降低N可使其介電常數接近極限值ε。引入孔洞是降低薄膜材料密度的重要方法,多孔薄膜由固相和孔洞構成,固相與緻密材料的介電常數ε2相同,多孔薄膜的介電常數εr與孔隙p與有關:

孔洞內為空氣時,ε1=l,上式可簡化為:

由上式可以看出,薄膜的孔隙率越大,其介電常數值越低。在材料中引入大基團以增加空間位阻效應,或者引入孔洞增加材料的孔隙率,減小材料密度進而降低材料的介電常數。如帶有納米孔洞的SiO2氣凝膠,其孔隙率可以高達95%以上,介電常數可低至1.1左右[5]。

增加自由體積獲得low-k 材料

[6]

三、

低介電常數材料研究進展

按材料特徵,low-k 材料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高分子兩大類;按引入的低介電基團來,可分為芳族聚合物、含氟材料、硅材料及空氣隙;按結構,可分為本體材料和納米微孔材料。為達到更低的介電常數,在實際低介電材料中通常是幾種原理同時作用。接下來分別介紹有機和無機類的低介電常數材料及其相關研究進展。

1. 無機低介電常數材料

典型的無機低介電材料有無定形碳氮薄膜、多晶硼氮薄膜、氟硅玻璃等,主要包括二氧化硅(SiO2)、摻氟氧化硅(SiOF)、摻碳氧化硅(SiOC)、非晶碳(a-C和a-C:H)、氟化非晶碳(a-C:F)、倍半硅氧烷等。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力學、熱學穩定性,介電常數低(ε≈4.0)、與硅晶元的相容性好,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半導體晶元內部的介電絕緣材料。為解決由於電路中器件集成度的逐步提高,晶元內部RC延遲、串擾和能耗加劇的問題,對二氧化硅引入空氣隙製備成多孔二氧化硅,是降低介電常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製備多孔SiO2低介電常數材料的主要方法有溶膠-凝膠法和超分子模板法。溶膠-凝膠法大多以正硅酸酷(TEOS)為前驅體,採用酸/鹼兩步溶膠-凝膠法製備多孔SiO2。超分子模板法常以表面活性劑為模板,無機硅源(TEOS或TMOS)在模板的外表面完成溶膠-凝膠過程,形成形狀規則、排列有序的有機-無機複合體,再去除表面活性劑,得到有序多孔SiO2材料。

物理髮泡製備出多孔結構的聚合物材料[7]

在無機類低介電常數材料中,不得不提的網紅可謂是籠型倍半硅氧烷(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POSS)那麼POSS有什麼不同於其他無機材料的獨特之處?無機類低介電材料還有哪些有看點?有機類低介電常數材料發展又如何?low-k材料整體的市場發展空間怎樣?後續乾貨更精彩,請關注下期內容。

四、

參考文獻

[1] Arden W M, 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 Materials Science, 2002, 6(5):371-377.

[2] Maier G,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01, 26(1):3-65.

[3] Petkov M P, Lynn K G, Rodbell K P, et al, Nuclear Sci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2002, 49(6):2724-2728.

[4] Chen W C, Yen C T, 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B Microelectronics & Nanometer Structures, 2000, 18(1):201-207.

[5] Hrubesh L W, Keene L E, Latorre V R,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1993, 8(7):1736-1741.

[6] Long T M, Swager T 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3, 125(46):14113-14119.

[7] Weber J, Markus Antonietti A, Thomas A, Macromolecules, 2007, 40(40):1299-130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介電高分子材料 的精彩文章:

TAG:介電高分子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