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史歷上「鬼門關」真實存在,外族若膽敢侵犯,就會被立刻打慘

中國史歷上「鬼門關」真實存在,外族若膽敢侵犯,就會被立刻打慘

匈奴人碰這個地方,被打慘!

突厥人碰這個地方,被打慘!!

回鶻人碰這個地方,被打慘!!!

……

日本人碰這個地方,也被打慘了!

這個地方是中國一個非常非常美好的地方,但對入侵的外族或者異族來說它卻有一道「鬼門關」!

?中國人把這個美好的地方叫河套,是中國版圖上的眾星捧月之地。?

打開地圖,河套周圍那一條條的山脈、河流以及公路、鐵路,密密麻麻,像一條條的血管,時時刻刻都能流入人的內心。在漫長的歲月里,河套文化更是在母親河的臂彎里孕育而生,成為了中華文明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與地理的定義:河套地區自古以來就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及生活資源,民諺亦講「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種河套的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裡絕無僅有。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著河套地區,正如眾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有哪些民族在這裡被打打慘了??

匈奴人、突厥人、回鶻人……在這裡都被打打慘了,都被漢族人打慘了!但是,匈奴人、突厥人、回鶻人經過漫長的融合,都成了中國人。讓人最解氣的是日本人,在這裡也被打打慘了!

先說匈奴人。他們總是會越過陰山,來到這裡。打慘他們的是秦帝國的蒙恬將軍,漢帝國的衛青、霍去病將軍,以及竇憲、耿秉將軍。

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蒙恬率大軍經隴西北上,迅速攻佔了河套北部地區,同時在北地、隴西的秦軍也向河套南部地區發攻。

面對秦帝國的忽然發力,匈奴人沒有什麼準備,在河南地的匈奴兵又多為分散的部落,絲毫不能抵抗大秦的鐵騎,紛紛潰敗,秦國很快就收復了河南地,一直推到了北河(今烏加河)。

第二年,在爭奪了河南地後,蒙恬又率主力渡河,殺入陰山和賀蘭山高地,在高闕、陽山、北假等地尋找到匈奴主力,與其展開激戰。匈奴領袖頭曼單于沒料到秦軍又一次殺來,措手不及,而秦軍的士兵、數量、兵種上都擁有優勢。蒙恬的部隊連戰連捷,給予了匈奴巨大的打擊。頭曼單于被迫退出了陰山和賀蘭山高地,北撤七百餘里,退到陰山以北的漠南一帶游牧。

蒙恬對匈奴用兵,輕鬆取得完勝。對此,史書的評價是: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衛青、霍去病:漢武諸將,首推衛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漢史中之一奇也。是他們收復了匈奴佔領的收復河朔地區,擊潰了匈奴,並為漢帝國打通舉世聞名的河西走廊乃至絲綢之路,使匈奴人遠遁漠北苦寒之地,從此不敢來南邊「串門」!

竇憲、耿秉:以漢軍銳騎8000、南匈奴3萬餘騎、羌胡8000餘騎,並輜重車1.3萬餘輛,組成一支適應漠北作戰的騎兵部隊,從河套地區出發,一路向北,用遠程奔襲、先圍後殲、窮追不捨的作戰方略一路大捷,使延續數百年的漢匈戰爭得以結束。。從此,北匈奴一部開始向歐洲遷徙,余部潰散,逐漸消失於中國史籍中。

再說先說突厥人。打慘他們的是唐帝國的戰神李靖。

貞觀三年(629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決定出擊東突厥,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又任命并州都督李勣、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突厥。李靖千里夜襲陰山大獲全勝,原附屬東突厥的各國各部落都歸順唐朝,並稱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頡利可汗敗走後,在河套地區被唐軍活捉。至此,東突厥宣告滅亡,突厥勢力完全從漠南消失。

最後說回鶻人。打慘他們的是唐帝國的張仲武、劉沔、石雄等人。

840年被所屬部黠戛斯打敗,回鶻貴族與部眾大部分南遷,其餘部分西遷。南遷的回鶻包括烏介可汗率領的近可汗牙十三部、特勒嗢沒斯及相愛耶烏率領的五部、特勤那頡啜及相赤心率領的約九部,約有30萬人。

烏介到唐朝邊塞的錯子山(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三百里)自立為可汗,成為回鶻汗國王統的繼承人。隨後,他提出要求借唐朝在河套地區天德軍城游牧和借兵復國,並且要求唐朝交出已經招撫的回鶻其他部落。

唐朝認為中原自古以來就有招撫南下歸附的部落的傳統,拒絕了烏介可汗的要求。烏介因唐朝沒有滿足要求而不滿,於843年攻擊唐朝邊境,被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人打敗、俘獲。南下烏介十三部大部分被唐朝招撫,融入唐朝。

另外說日本人。打慘他們的是英勇的河套軍民。

在歷史上把這叫綏西戰役。也叫綏西會戰,其中包括包頭戰役、綏西戰役、五原戰役等等。參戰的 日偽軍總計6.2萬人左右,其中日軍3萬人。我河套軍民英勇反擊,在今內蒙古臨河、五原一帶同日、偽軍多次激戰,最終將日軍趕出了西北,守住了西北的北大門。

綏西戰役意義重大:不但阻擋了日軍西進、南下的步伐,堅守了西北地區的北大門,使得日軍鐵蹄沒能踐踏到寧夏和陝西、甘肅等地,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的抗戰。不僅如此,戰役還牽制了日軍,從側面支持了當時的大西南抗戰,保護了抗戰大後方的安危。我河套軍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數千人犧牲在戰場上,他們為國家而戰、為中華民族而戰,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然而,讓敵人尤其是日本侵略沒有葬身之地的「鬼門關」在哪裡??

我們先來看一首唐詩: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台。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作者是唐朝的張蠙(pín),他早年游塞外,觀黃河,望陰山有感而作。一輪白日噴薄而上,千里黃河天外飛來,皆因作者獨上高台。在這裡,我們讀到的是河套地區大漠、黃河、陰山以及草原寥廓蒼茫的壯美景象。詩里單于台是匈奴人最早用來練兵的,陰關就是我們說的「鬼門關」,即是陰山與阿爾金山間的巨大通道。

我們都知道,最早的絲綢之路是可以不過河西走廊的,中原華夏民族通過蒙古草原與西方取得聯繫,通過陰山與阿爾金山間的巨大通道進入現在新疆哈密或吐魯番,即漢代修築的光祿塞城障向西延伸,與居延澤城障連接就形成了通道,由居延海沿阿爾泰山南麓西行通往西域。

我們把這條通道稱為「鬼門關」是有些不好聽,但對於哪些入侵河套地區的敵人而言,它是史實也是事實。對此,還有一說,即是一些人認為,漢代在河西走廊設置陽關與玉門關,漢代人很講究風水,講究陰陽相合的概念,玉門關其實就是「陰關」,只不過那麼叫它不好聽,而玉確是「屬陰」的。另外,這些人還說,絕大多數寫玉門關的詩都有一種凄凄慘慘、戚戚切切的味道,可見它便是古人心裡的鬼門關。

現在看來,這種說法多少有些猜測的意思,正因為古人講究陰陽相合,真正的鬼門關應該在我們說的這個地方——張蠙詩中的陰關。對於敵人來說,它確是陰關、鬼門關,但對我們自己來說,它卻是英雄的見證,一直精心呵護中國版圖上非常美好的眾星捧月之地。(文/路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生 的精彩文章:

清明,中國人的這樣發明推動了人類文明,與今天提倡綠色祭祀同理
《歌手》:騰格爾與汪峰為啥唱不過華晨宇和霍尊?是唱得不好聽?

TAG: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