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做100億不出廣東 1號生活的底氣在哪兒?

不做100億不出廣東 1號生活的底氣在哪兒?

作者:趙波、劉少德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對傳統零售行業的滲透逐漸加快。自2013年以來,中商惠民、易久批、甚至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了改造傳統快消品供應鏈的賽道,企圖通過互聯網完成對線下萬億零售市場的升級和重構。

在強調「唯快不破」的互聯網行業,發展速度逐漸成為了很多企業信奉的唯一信條。尤其是在風口論下,速度更是成為資本衡量互聯網企業的首要指標。而在眾多快消B2B行業參與者中,成立於廣州的1號生活卻極為特殊。1號生活堅持從系統、倉儲、物流配送再到業務團隊全部自營,僅系統就投入了2個多億,那麼1號生活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1號生活對外宣稱的不做100億不出廣東,底氣究竟在哪兒?《新經銷》為大家一一解讀。

01

運營協同

在快消行業,由於商品毛利極低,這也就導致了B2B平台想要實現快速盈利難度極大。尤其是在倉儲、物流、商品等方面的巨額投入,更加延長了平台的盈利周期。所以,很多B2B平台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推出了雲倉模式,和當地經銷商合作進行建倉配送。這樣一方面可以轉嫁倉儲、配送、商品等方面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平台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快速擴張。而成立於2015年的1號生活,可以說從一開始就走了一條其它B2B平台不同的路。

1號生活是廣州市首先實行前置倉模式的快消品B2B平台,通過將高頻應季的商品存儲在距離市場最近的倉庫,以滿足3公里以內的門店採購需求,不僅可以保證倉儲效率配送效率之間的平衡,還能保證平台在與經銷商、二批商競爭中獨特的競爭力。而1號生活在系統、商品、倉配等方面全部實行自營,《新經銷》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自建信息系統,保證了倉配、商品、運營等環節的高效運轉。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商業模式及日常運營管理制度的更新迭代相對會比較頻繁,這就要求後台信息系統要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這樣才能夠實現各運營環節的最大協同。但如果將信息系統外包的話,反映和運營效率會大大降低。

目前,1號生活已打造了一套覆蓋B2B、零售門店POS、WMS、TMS及OMS等的一套完整的供應鏈ERP系統。為了確保系統和商品數據一致,所有數據實時在線,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技術驅動高效運營。

2、自營商品、倉配體系可以保證平台與上游品牌商、經銷商有一定的話語權。在B2B平台發展初期,品牌商和經銷商的支持至關重要。只有自營倉配系統,品牌商和經銷商才更願意和平台建立信任合作關係,平台也才能獲得品牌商、經銷商更高的商品支持和貨款授信。

3、自營倉配可以幫助平台實現內部商品的協同流轉,減少損耗。不同區域的消費者喜好不同,這也就導致了不同倉庫商品的流轉效率是不一樣的,有的倉庫商品流轉速度快,有的倉庫商品流轉速度相對較慢。

自己掌握商品和倉配系統,可以實現長尾商品在不同倉庫之間的快速調轉。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倉庫流轉慢的商品可以實現快速反應,調轉到其它該商品流轉快的倉庫,進行平台內部消化,進而最大程度上減少因為商品流轉速度慢所帶來的商品過期等問題,進而減少商品內部損耗。

從本質上來說,商品流轉速度的快慢決定了商品毛利的高低。而為了保證商品的流轉速度足夠快,就需要企業內部實現商品、倉庫、物流的等環節的全程可控,進而實現企業內部最大程度的協同效應。

02

區域協同

在資本的裹挾下,目前很多的B2B平台都在通過補貼、打折等方式盲目擴大搶佔市場,以最快速度地實現在全國的範圍內規模效應。

但在1號生活創始人譚小平看來,全國市場是無法建立起規模優勢的。全國性的B2B平台覆蓋的網點再多,平均分布到每個地市也會很少。而且,在商品採購方面,全國統采終究無法覆蓋商品在全國範圍內各個倉統一配送的成本;若單個市場獨立進行採購,訂單密度又無法帶來商品採購的價格優勢。

1號生活卻堅持先把區域內的量做起來,再進行全國性的擴張。相關資料顯示,僅在廣東省內,1號生活已建立了82個倉庫,覆蓋了佛山、東莞、惠州、梅州等多個地市,倉儲總面積達18萬㎡。覆蓋的區域網點密度足夠大,所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集中進行採購,這也就帶來了對上游品牌商和經銷商更多的話語權。

拿某些長尾商品來說,1號生活由於網點覆蓋密度足夠大,所以可以進行統一採購,進而獲得更多的價格優勢,再分發到不同的倉庫。但是全國性B2B平台如果進行統一採購,再分發到全國市場的各個倉庫的話,物流成本就會很高;如果在當地市場進行採購的話,由於量少,又無法獲得足夠的價格優勢。

03

上下游協同

除了在上游供應鏈領域的布局以外,1號生活還針對零售行業推出了自己的線下緊密4大連鎖加盟店品牌:雲兜便利店、對米迷你店、優美生活超市、附近生活超市;截止目前,1號生活已在廣東布局便利店近千家,正在每月以新開300家店的速度高速擴張,再次證明了供應鏈能力與門店擴張是同命相連。

當被問及為何會開設線下便利店時,譚小平告訴《新經銷》,開設線下便利店能有效改善平台商品的經營結構。全品類商品的供應,又能保證平台在區域內形成核心競爭力,建立競爭壁壘。

目前快消品B2B行業內,大部分B2B平台都是以飲料、酒水作為切入點。飲料、酒水高頻剛需的特點可以使平台在市場開發的過程中快速破局,但是履約成本高、盈利周期較長的特點也進一步限制了快消品B2B平台的發展。

因為在廣東地區,休食、日化這類商品一般都是採用車銷的方式,經銷商或者批發商直接開車上門銷售,這就導致了B2B平台很難和當地的經銷商和二批商競爭。此外,由於休食、日化等商品保質期相對較短,門店對退換貨服務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小店主只會選擇平台上的促銷商品,很難建立起強關係和使用黏性。在沒有做便利店之前,1號生活每月活躍商品的SKU數量只有700個左右。

通過市場探索之後,1號生活果斷的決定在做好上游的同時,深度布局下游便利連鎖,小店從一開始的品牌輸出,運營體系,信息系統,到品類管理,全部都由1號生活對夫妻小店進行強管控,小店的經營完全按照1號生活的要求進行開店經營。

通過強管控,1號生活的供應鏈從原來月活的700個SKU擴大到5000個SKU,逐步實現了全品類商品的供應,因為是強管控,平台商品的經營結構也變得非常合理。

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一些經營不善的B2B平台開始陸續退場,也有一些平台在嘗試著向其他模式轉型,資本層面似乎對B2B也失去了熱情,整個行業似乎進入到了一個寒潮期。

但是誰都不能否認,快消品行業渠道正在進行一場數字化升級的革命,供應鏈正在從過去的多層級,不透明,效率低下向數據化,可視化,路由化和金融化升級和進化,而現階段個別B2B平台出現的問題,並不能夠說明這個行業從此就停滯不前了,反而正是這個行業在進行自我迭代,新陳代謝的結果。

1號生活向上承接新興品牌的代理和自營產品,向下連接小店,通過小店實現用戶的連接,形成產品到用戶的全產業鏈發展,通過技術打通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堅持不出廣東,做密度,深耕區域,堅持用信息化和技術來對傳統的供應鏈進行升級和改造,是值得每個B2B從業者借鑒和學習的。只有對傳統分銷模式進行結構性改變,才能夠真正的實現行業的數字化升級與效率的提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邦動力網 的精彩文章:

火山小視頻回應低俗內容:將完善審核標準
Apple Pay快捷交通卡首先支持北京上海

TAG:億邦動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