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看這裡你就知道了
幾乎所有的腎臟病患者都聽說過一句話: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不只是網路上各種不靠譜的帖子,還包括一些並不太懂腎病營養的醫護人員,也在向咱們腎友傳播這樣的理念。
在以前,的確認為所有植物蛋白都屬於非優質蛋白,腎病病人應該盡量避免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腐花、豆腐絲等,這些一直是我們中國人十分喜愛的日常健康食物。對腎友而言,被禁食豆製品,已經不單純是一個營養學問題,想吃又不敢吃,更成了大家的一塊心病。但現在這一觀點已經過時了!也已被大量的研究推翻了!這對於很多想吃又不敢吃的患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
因為大多數人認為植物蛋白不能被身體很好的吸收利用,吃了會加重腎臟負擔,應該優先選擇動物蛋白。豆製品是植物蛋白,所以不能吃。
但是事實是:豆製品也是需要區分的,有些豆製品吃了是有好處的。
許多臨床研究都表明,豆製品中的大豆蛋白,比動物蛋白更具優越性,不僅富含優質的必需氨基酸,且大豆中的一些成分,如大豆異黃酮對腎臟有保護作用。
大豆異黃酮,它通過酚環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生類雌激素樣作用,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能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腫瘤、改善骨質疏鬆,對多種腎臟疾病如多囊腎、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腎病綜合征、腎功能不全等慢性腎病轉歸有很大作用。近年來還發現,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作用,通過降低血脂、減輕脂質過氧化來減輕脂質性腎損害。大豆中的大豆蛋白酶抑製劑,還能改善腎小球腎炎或腎盂腎炎的一些炎性發展過程。
2017年,由國家衛計委頒發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再次為豆製品正名。
也就是說,咱們腎友日常,肉、蛋、奶、豆腐、豆漿都可以適量吃。
因此,把豆製品中的大豆蛋白,單純定義為植物蛋白產生廢物多,而禁止腎病患者食用,這種營養觀念是錯誤的。
每天應該吃多少?
雖然豆類對腎病患者有益處,但還是不能放開食用。專家建議,腎病綜合征患者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以40~50 克為宜,在腎病綜合征的早期、極期可適當額外補充 5~10 克蛋白質;腎衰竭、尿毒症患者,每天蛋白質的攝入總量不要超過 40 克,不要再額外補充蛋白質;如果已經是終末期的腎病患者,蛋白質的攝入則更要嚴格限制。
每天的食物儘可能的豐富,量上面稍微控制一點。「什麼都吃,什麼都不貪嘴,雨露均沾」。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我們既不會營養不良,保證日常基本的營養,又不會給腎臟帶去太多的負擔。
這樣想來,生活還是很美美噠的呢~!
供稿:腎內科 程藝
點個贊再走唄~


TAG:腎病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