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興緻匆匆去見慈禧,看到尷尬的一幕,回去心想大清要亡了

曾國藩興緻匆匆去見慈禧,看到尷尬的一幕,回去心想大清要亡了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大清王朝》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清朝的衰亡最大責任要歸結於清政府統治者的腐朽和無能,內憂外患愈演愈烈,於是,清朝慢慢走向了窮途末路。而其實,清末有個朝廷大臣很早就預測到了晚清的命運,從他第一眼見到慈禧之後,就你來我往隻言片語,他就有種非常真實的感覺:大清王朝已經命不久矣。

提起曾國藩,不能說是家喻戶曉,但是在晚清本來就能人賢臣屈指可數的年代,曾國藩作為朝廷的四大名臣之一,位列名臣榜首,也是大有名氣。他區別於其他人是因為有一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看相算命非常准,換句話說,曾國藩可以「看人知天命」。

曾國藩之所以對看人那麼有研究,主要是在於他始終持有一個觀點,那就是,用人的前提是要用知根知底的人,絕對不能把「靠譜的事情交給給不靠譜的人」,所以說,看準人是用對人的重要基礎條件。另外,他不把看人當做是一個業餘愛好而是當做一門學問去學習和深入研究,他認為看透一個人要從其人的言語中著眼。

回顧曾國藩的出身和成績,主要還是歸功於平息太平天國運動的戰績,就是這個事件讓曾國藩「一戰而名」,也受到了清朝最高政權統治者慈禧的召見。這召見對曾國藩來說是時隔將20年後當面再次親眼見到朝廷統治者,為此他十分重視,而就是這次相見,可以說是讓曾國藩也篤定了清政府的下場和結局。

首先,曾國藩對於這次難得的會面很是重視,也做了非常多的功課,包括他對天下目前內外狀況的分析,包括他在心裡想的無數遍要向皇上太后建議如何解決一些百姓關心的問題。而慈禧在會見曾國藩之前也是懷著十分愉悅的心情,決定要大大封賞這個大功臣。

然而,這次被想像了無數次的會面等到真正見面的時候,卻遠沒有想像中的美好。沒有君臣之間的暢談,也沒有輕鬆愉快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尷尬的沉默和拘謹。首先,一國之君一言不發,而慈禧也只是稍微寒暄幾句,對此,曾國藩一下子低落到了冰點。

打道回府後,曾國藩在自己的日誌上寫了一句話:「兩宮太后才第平常,見面無一要語。」這句話表面上看是對事實的描述,實際上透露了曾國藩已經心涼的心。通過這次會面和慈禧的隻言片語,曾國藩已經看出一國之君只不過是虛位,而慈禧之心並不在天下蒼生,大清前途堪憂,滅亡是早晚的事。而後來的事實也和曾國藩的預言不謀而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無邊 的精彩文章:

此人早預料到武則天會稱帝,臨死前說了一句話,把武則天給嚇到了
魏延的死並非諸葛亮造成,魏延本身有一個致命缺陷,註定要被殺死

TAG:史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