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雄的航天員大隊是怎樣煉成的

英雄的航天員大隊是怎樣煉成的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航天英雄楊利偉乘坐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5號載人飛船在太空飛行了21h 23min,實現了一人一天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

而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過後,航天員大隊這支沉默了5年的隊伍,也由幕後走向了台前。

201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迎來了成立20周年紀念。20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用一張張滿分的答卷,向中國、向全世界證明:這是一支為夢想而生、因飛天而榮的英雄群體。

英雄團隊的誕生

1992年9月,黨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

1995年10月,預備航天員選拔領導小組開始從符合條件的空軍飛行員中進行航天員初選。

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借鑒了國外的經驗,但標準卻更為苛刻:

· 要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

· 身高160—172厘米之間,體重55—70千克之間,年齡25—35歲之間

· 必須是殲擊機或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具備大專以上學歷,且飛行成績優秀,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 3 年體檢均為「甲等」……

經過層層推薦審核,全軍共有1506名飛行員符合條件。一次次嚴格的檢查過後,1506人中只剩下了886人。緊接著,他們中的60人來到北京空軍總醫院接受複選檢查。檢查結束,又有20多人被淘汰出局,僅剩的30多人接著又來到航天員中心接受特殊生理功能檢查。

這是一項更高難度的選拔,也是邁入預備航天員隊伍的最後一道門檻

檢查包括離心機超重耐力檢測、缺氧耐力檢測、前庭功能檢查、噪音和震動耐受性測試、頭低位和下體負壓耐力測試等。測試持續了數個月,在專家們嚴格而又謹慎的評判中,只有 20 名候選者過關。

1997年4月14日,航天員選拔進入了最後的評定錄取階段。醫學專家、航天專家、心理學專家以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一起,結合之前的政審情況、臨床體檢結果、特殊功能檢查結果、家屬體檢結果,以及專家們針對航天員選拔過程中每人的表現而給出的專業意見,經過認真評定,最終選定了12人

1996年,在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工作正如火如荼之際,吳傑李慶龍作為我國首批航天員教練員,前往俄羅斯學習和借鑒俄羅斯航天員的選訓技術與經驗。

那是異常艱辛的一年。他們發揚中國式「釘釘子精神」,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四年的培訓任務!1997年11月,他們以全科優秀成績拿到國際航天員證書。

1997年底,中央軍委做出批示,正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由選拔出來的12名預備航天員和2名航天員兼教練員共同組成。

1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光榮誕生

14 名航天員在一面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並面向國旗進行了莊嚴的宣誓:

成為航天員是我無上的光榮,

為了負起神聖的使命,

我將英勇無畏,不怕犧牲,

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中國航天員大隊首批航天員

這支英雄的團隊——

中國第一支航天員隊伍終於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

2003年11月8日 中央軍委授予航天員大隊「英雄航天員大隊」稱號

喜歡就點贊、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基金會 的精彩文章:

即使未飛天,也是我們的英雄!

TAG:中國航天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