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預言:這部國產片必將成為下一個爆款!

我預言:這部國產片必將成為下一個爆款!

他的4部電影提名金棕櫚,粉絲親切的叫他科長。

這次,他又來了。

有人在他的電影里看到:

過去、當下;父輩、自己。

他的電影,被看做新現實主義在中國的傳承與延續,並且達到了自成一脈,他獨有的影像與態度,解剖著剛剛過去的轉型中的中國,以此影響著我們。

他頭銜很多,標籤滿身,但是最貼切的,是:

汾陽小子賈樟柯。

對,不是山西,而是具體到他出生的地方:汾陽縣(縣級市)。

因為在他的電影里,從不曾真正離開故鄉,即使故事沒有設定在山西,你依舊能從中看到對鄉愁的複述。

從《小武》,或者更早,從北京電影學院學生時期的作品《小山回家》開始,賈樟柯就在粗糙的畫面里,融入了自己的風格,奠定了以後電影的美學方向。

學生作業《小山回家》里,在日後的電影反覆出現的重要元素:方言、實景、故鄉、故人。

以及最重要的:你不能再回家。

直到上一部作品《山河故人》,這些完全沒變。有人可能會好奇,拍那麼多重複的東西,不膩嗎?

還真不會膩。

因為你一旦離開家,就有了故鄉,就生了鄉愁,這是人的本能。

看賈樟柯的電影,感受他的苦樂愁哀,從來都不陌生,即使堂叔的家鄉,離汾陽很遠。

這一次,第71屆戛納電影節,賈樟柯的電影再次入圍主競賽單元,參與金棕櫚獎的角逐——

《江湖兒女》

這一次,賈樟柯帶著更大的,兩種野心:對公路片的嘗試、更廣泛的銀幕受眾。

儘管曝出的信息不多,這部電影已經讓人極盡期待,這期待又分兩種。

第一,是我們熟悉的賈樟柯:

《江湖兒女》延續了他的電影一以貫之的鄉愁與漂泊。

影片講述2001年,山西塞外城市。模特巧巧與計程車公司老闆斌哥是一對戀人。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喚友,巧巧希望能夠儘快進入婚姻。斌哥在街頭遭到競爭對手的襲擊,巧巧慌亂中發現斌哥的公文包中有自製火槍,她朝天鳴槍…

這段置於豆瓣的故事簡介里,女主趙濤的角色,模特巧巧,跟前作《任逍遙》里趙濤飾演的角色野模巧巧,任性的重名了。

廖凡飾演的斌哥,名字又對應了《任逍遙》里趙維威飾演的那個焦躁茫然的少年斌斌。

這不是偶然,本片傳承著賈樟柯電影里的血脈。

《江湖兒女》主人公來源於真實的人物,也與賈樟柯的《任逍遙》、《三峽好人》有關。

那兩部電影中隱約的背景、沒有詳細展開的情節,是《江湖兒女》的故事主體。

在曝光的兩個片段里,一個,是廖凡主演的斌哥與趙濤主演的巧巧,與兄弟豪飲。

兩句台詞,分別來自巧巧和斌哥。

巧巧:「五湖四海皆兄弟。」

斌哥:「肝膽相照!」

這兩句台詞,呼應片名里的江湖和兒女。

片段里還有個細節值得注意,來自葉倩文的經典老歌《淺醉一生》。

這不是賈樟柯的電影第一次,使用帶有時代符號的流行歌曲做配樂。甚至,這也不是第一次把這首《喋血雙雄》里的主題曲,放到自己的電影里。

他的電影,僅僅《小武》一部,就用了十一首左右歌曲:心雨、霸王別姬、九九女兒紅、天空、愛江山更愛美人…等等。

科長曾說過,流行音樂是他電影的另一個主角。

所以連電影都用歌曲來取名,就不奇怪了——

《站台》與《任逍遙》就是以帶有時代符號的流行歌曲來命名的。《小武》里,淺醉一生這首歌已經用過一次,《二十四城記》,這首歌再次被使用。

「你不會唱心雨?」

到了《江湖兒女》,歌聲再響,就意義非凡了。

常話說可再一二不再三,反覆的出現只能說,在故事設定的2001年至今,歌詞準確表達了劇中角色的狀態:

在每一天我在流連

這心漂泊每朝每夜

多麼想找到願意相隨同伴

使這心莫再漂泊

另一個片段,是巧巧和斌哥二人山間對話,摘取其中兩段堂叔認為重要的台詞。

巧巧:這火山灰,應該是最乾淨的了吧?

斌哥:有可能。

對白里的火山灰,對應英文片名:Ash Is Purest White。

巧巧:你有槍,還怕別人把你滅了?

斌哥:有槍的人才死的快。

這段對白,又讓我聯想到《任逍遙》。

借用豆瓣用戶@shoegazerbaby的短評:小賈的電影其實一直都有前現代社會的江湖氣。

不但有,而且在「文藝搭台,經濟挂帥」的社會壞境里,還有點不合時宜。

這些角色,大多是受港台流行文化影響的一代,在轉型的社會中來不及調整自己,被匆匆淘汰。

GIF

申奧成功,斌斌和小濟呆若木雞。

斌斌和小濟,都是在這個浪潮的尾巴上被卷到一邊,最終策划了一場荒誕的銀行搶劫案。

《任逍遙》是賈樟柯第一次提名金棕櫚,現在他把這個沒講完的故事重新延續,並再次入圍。

賈樟柯在為全球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2018開年刊撰寫專欄時說:

從2001年到2018年,這對男女經歷了街頭暴力、入獄,也經歷了相愛、背叛,他們分離又重逢,但始終沒有走入家庭。

在社會秩序之外,他們用他們的辦法生存,像風浪中行走的人,他們緊緊握著船舷,隨時迎接風浪的擊打,始終避免自己落水淹沒。

第二,再通過這部電影,說說陌生的賈樟柯。

首先,寵妻狂魔的設定沒變,「鐵打的趙濤,流水的男主」依然在保持。

但是這次的流水,顯然玩的有點大。

除了請來柏林影帝廖凡,能導能演的馮小剛和徐錚這次都來給科長捧場了。

而且,有顏有戲的演員年輕代演員,同樣少不了。

在已曝光的演職員表裡,已經有張譯、董子健、刁亦男、丁嘉麗、馮家妹等等。

《江湖兒女》的演員陣容,毫無疑問是科長從影以來最強大的一次,這甚至讓部分人產生質疑:科長是不是被招安了?

賈樟柯在《三峽好人》之前,一直處於「地下」狀態,而該片在院線的上映,以慘淡的30萬票房收場。

《二十四城記》稍好,150萬;《海上傳奇》,50萬。

三年前,集齊了張艾嘉、張譯與董子健的《山河故人》拿下了3200萬左右的總票房,超過了之前電影的票房總和(票房數據來自網路)。

很明顯,這一次的賈樟柯,不僅帶著對講故事方式的嘗試,還有「吸粉」更多觀眾的野心。

目前《江湖兒女》還沒有任何定檔信息,今天的電影院,由於觀眾的更迭也好,觀影習慣的改變也罷,對偏藝術類的電影有所改善。

或許,在國內大銀幕看到他的電影,會存在一定意義上的妥協,但是能在電影院支持他,未必是壞事。

不熟悉賈樟柯的人可能覺得,他的電影都是關於他自己的故鄉、故人、故事,對於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來說,是不是看起來情感共鳴就寡淡了?

對此,我不認同,這也是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推人、薦片。

科長名氣在外,當然不需要我來介紹他。在這個故鄉缺失的年代,念舊的賈樟柯,拍了一輩子接地氣的故事。

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這是推人。

賈樟柯和早期御用男主王宏偉

賈樟柯的影片,不需吹捧,不管文字還是影像上的故弄玄虛反而是科長有意避開的東西。

以我長大的縣城為例,對比拍攝於1997年的《小武》,片中的汾陽與生活的現實,完美重合。

私以為,賈樟柯不倦地對自己故鄉的複述,以及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的轉型,和處在洪流時期不知所措的小人物的真實情感捕捉:

由西到東,從北往南,無差。

而一部好電影,或者說一個認真熱情的作者,不該被市場排除在外。

這是薦片。

當然,本次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好片雲集,科長已經第五次提名金棕櫚,不管陪跑還是折桂,不是偏袒自家人,只是衷心希望,國人能再次攀上戛納這個高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天堂 的精彩文章:

《奔跑吧》首播鹿晗與祖藍做搭檔,但因一個動作被網友痛批:沒素質!
賈乃亮為新戲做宣傳開懷大笑,被問及李小璐卻匆忙離場

TAG:電影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