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狀態的這些表現,你都知道嗎?
王阿姨今年66歲,前段時間又不受涼,得了肺炎,經過抗生素治療之後,肺炎得到治癒。但之後就出現了睡眠質量下降、失眠,並且在睡眠中經常發作燥熱,身體像火烤一樣的感覺,伴有一陣汗出,十分痛苦,隨著病情發展,胃口越來越差,且一吃東西就出現腹痛腹瀉,因此只能一日三餐吃饅頭稀飯,並且是逼著自己吃,感覺自己十分虛弱,走路都不能走遠,一直也在吃中藥治療,但吃了中藥肚子也不舒服,有時吃了就腹瀉。
十幾年前也有過類似癥狀發作史,主要以煩躁盜汗為表現。為此王阿姨總是眉頭緊鎖,四處求醫,覺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實際上王阿姨是得了一種叫「焦慮狀態」的情緒障礙疾病。焦慮通常是人在處於應激狀態時所出現的正常情緒反應,表現為內心緊張不安、預感似乎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屬於人體防禦性的心理反應,大多數是不需要處理的。
但若持續有這種情緒,就容易發展為焦慮狀態,即焦慮症,屬於一種疾病狀態,癥狀持續、痛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並且會導致異常行為,需要及時的治療。比起抑鬱症,焦慮症人們了解的相對較少,那麼那些癥狀提示可能出現了焦慮症呢?
1.心理癥狀:過度擔心的心理體驗和感受是焦慮狀態的核心。主要表現為出現和實際情況或環境不相符合的痛苦性情緒體驗,感到危險的事情即將發生,並自覺沒有能力面對威脅,內心處於十分緊張、高度警覺的狀態,因此會感到煩躁、恐懼感。這與被害妄想症不同,以過度焦慮和擔心為主。
2.軀體癥狀:是由於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癥狀,正如上面王阿姨的癥狀。軀體癥狀可以表現為多種多樣,但缺少證明疾病的陽性體征和證據,也就是說患者自覺有很多不舒服,但各種檢查都查不出問題。其中呼吸、心血管、神經、泌尿生殖系統和皮膚血管反應癥狀較常見。
如自覺胸悶、心慌、憋悶窒息感,過度換氣導致身體麻木、頭昏等,心前區的不適感,如胸痛、心悸、血壓輕度升高或降低,頭昏頭脹,耳鳴,視力減退,記憶力下降,失眠多夢且夢境多是噩夢,尿頻尿急、小便困難,陽痿早泄,性慾減退,月經紊亂,食慾減退,腹脹腹瀉,瞳孔擴大、面部皮膚潮紅、自汗盜汗、手足發涼或手足心熱等。癥狀錯綜複雜,常是多個系統的癥狀,且不能用一種疾病解釋。
3.行為表現:是情緒表達和軀體運動癥狀等外在行為學表現,如表情緊張、眉頭緊鎖、面部痙攣、笨手笨腳、坐立不安、來回走動、抓耳撈腮、肌肉僵硬、姿勢動作僵硬、全身或局部不自主的顫抖、哭泣等,也可出現說話唐突、語無倫次、結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激動等表現,極度焦慮患者還會出現迴避行為。
隨著社會壓力增大,許多人都會出現焦慮情緒,但若長時間處於焦慮之中,則可能演變為焦慮症。一旦出現上述表現,就要注意可能是焦慮症,需要及時找精神科醫生就診,通過一些列的評分表,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本文由「靈素閣」新媒體獨家發布,作者尋文;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治療乳腺炎,有味良藥很多人都忽略了!
※蒲公英雖然不起眼,卻是女人、男人的寶!
TAG:靈素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