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國人對竹有迷一樣的情結?

為什麼中國人對竹有迷一樣的情結?

琵琶語

林海

00:00/00:00

也許您正在苦惱下雨天的難受

整個大地都處於雨水的浸潤之中

此時的竹筍節節往上

是時候來展現竹之美了

先看看哪些動物對竹賊感興趣吧

看,我們的熊貓大俠正吃得美滋滋

恨不得坐它旁邊立即來兩口竹筍

還有這肉嘟嘟的胖竹鼠

咬起竹子來可帶勁了

也許在動物的眼裡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可人又為什麼對竹有著迷一般的依戀呢?

我們就從時間歷史的積澱去尋覓答案吧

遠古時期的華夏祖先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

利用竹管發出的聲音吸引動物來進行狩獵

當時的祖先也只是為了飽肚子

但這卻是竹類樂器最早的來源了

隨著祖先精神生活的豐富

竹類樂器不斷發展

像「濫竽充數」這個成語里的「竽」

就是竹類樂器

當然還有我們熟知的笛子

甚至是晚些時候出來的快板都是竹類樂器

也許你會想到戰國的曾侯乙編鐘

殊不知那只是君王個人的高雅孤奏

並不為百姓共享

而竹笛、竹簫就竹管一根

卻能將音韻之美普降人間大地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梅花三弄》

即由笛子、古琴共鳴而成

梅花三弄

民族樂團

00:00/00:00

中華民族祖先不僅食竹筍

而且將竹的用途發揮到了極致

歷史上只有中華民族利用竹作為書寫載體

讓中華文明的血脈得以延續

才有名揚天下的秦簡

以及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展現出來的大漢朝盛況之章

更有諸葛孔明陳情忠心悲壯的《出師表》

《出師表》

又是竹,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

將竹製成各種用具

如竹屋、竹床、竹席、竹椅、竹籬......

都是一代又一代人手藝的探索、積累和傳承

是尋常百姓家賴以生存的生活物品

當下隨著現代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那些兒時的竹椅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我想至少還沒有淡出我們的心

它尋一處安靜,等候著人們的再次將它喚醒

人對於竹的情結一直都在心裡

竹,歲寒三友之一,四君子之一

古人見竹猶如見君子

一年復一年,一節復一節

筆直剛正是竹的形態特性

也是古代君子望竹

而於己修身養性之意

鄭板橋竹畫

鄭板橋竹詩

於此古代文人墨客無不

對竹留下了豐富的詩畫詞作

具體就不一一舉例了

總之,竹帶給了我們豐富的文化遺產

想想什麼武俠小說及影視劇

真正的高手總是隱於山林

也許你會想到竹林七賢

不過他們都是文人

那些什麼終南捷徑,什麼竹林隱士

給人以獵奇的興奮,總想一探究竟

而對於現代人來講

竹林是最好的寧靜歸處

遠離大城市的快節奏與喧囂

踏入竹林,一切淡雅從容

深谷靜謐,靜心聆聽,神情悠然

清風拂面,清新空氣,愜意舒然

閉眸迴轉,自然融與,又怎能不是一個城市人的嚮往呢?

也許這就是現代人對竹的情結之一吧

一份苦竹筍

不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

而是回味歷史長河積澱下來的遺產

絲竹管弦之樂,詩作詞韻之美

又有多少是留在你的肚子里呢

GIF

塵歸塵,土歸土,時間成了過往

一些東西可能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

但該留在心裡的就不能遺忘

雖然吃在嘴上的那份筍留了下來

但一份苦筍煲,嘗的已不是甘甜鮮香

GIF

這份菜

是它背後的文化內涵

是延續它背後的文化血脈

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結晶

GIF

#有關竹的詩詞成語故事#話題互動參與

在話題發布完24小時內

關注公眾號並在此文跟帖留言即可

誠邀您成為我們的主角

暢所欲言

出品您的故事

您將有機會獲得

時間廚房免單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間廚房 的精彩文章:

TAG:食間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