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尋道,我們一直在路上

尋道,我們一直在路上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這一次,我們想成為你的樹洞,聽你與道的故事。

道教之音網站舉辦的「關於修道,我們有話說」徵稿活動,截止到今日,已經收到全國各地網友寄來的文章、壁紙、音視頻等大量投稿內容。我們編輯部的小編們也在夜以繼日地審稿、核發,從今天開始擇優選登,根據網友的投票結果和該文章點贊數量綜合選出最優,並給予相應獎勵。

同時,我們也會從精心留言評論中選出一位網友,您將收到我們寄出的意外驚喜。

重點劃線:本次徵文活動截止時間為5月1日,之後發送到郵箱的徵文作品只能按照投稿標準來處理。

此次評選活動,從5月1日開始,持續至5月15日,所獲投票最多的前三位作品可以獲得本網站設立的獎品。

因刊發需要,道教之音網站保留對徵稿文章的適當修改權,如有異議請聯繫小編處理。

徵文選刊:尋道,我們一直在路上!

求學之路,難免會有迷途的時候,又何況是更為高深的道呢?天書雲篆,符籙秘諱,齋醮科儀,步罡踏斗……尋「道」路上,包羅萬象。

【初識道教】

初識道教是在一次偶然看到的法會視頻上。法壇上,法師身披法衣,頭戴蓮花冠,腳踏雲履,手持拂塵……在壇場上,禮叩聖真,依科演教。「道」的種子便在那時落在了我的心田,生了根,發了芽。

那時以後,「道」便以一種神奇的魔力吸引住了我,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痴迷於道教,但就是打心底里喜歡它,也許這就是道教的魅力所在之處:讓人不由自主地喜歡它,熱愛它。

【良師、益友】

在機緣巧合下,我有幸結識了多位道長和一群同樣是喜歡道的朋友,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道緣」吧。他們像是我在「道」路上的不竭動力,讓我走得更遠。儘管與他們相處的日子不長,但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每個人都熱心地幫助別人,解疑答惑;當有些人有些什麼事時,也是噓寒問暖。這不正好印證了《道德經》中:「施恩不圖報,受恩永記心」的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嗎?

有他們在,真好。

【高山、大河】

尋「道」路上,更多的是受到的偏見與歧視,也就是路上的高山與大河。

現在,許多人一聽見道教,首先想到的不是信仰,而是「迷信」。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好端端的國教卻被整成了「迷信」,是「敗類」太多了嗎?

有些人可能會說:「道教里的經韻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說個什麼;法會上的鼓啊,笙啊,琴啊……奏出的曲子太吵了;……」對這一類話,我也別無他言,只能說:「你沒細心去聽,沒懷著虔誠、寧靜的心去聽,當然聽不出經中那些優美質樸的唱詞,聽不出那樂器奏出的至誠感神的天籟之音。

而我,所能做的、應該做的,也只有向他們一遍遍地解釋,靜靜地唱著我的經韻,彈響我的琴,吹響我的蕭罷了。

【尋師難】

在路上走的時間長了,拜師的想法便愈來愈強烈了。

「尋師難,拜師難。」寫到此處,郭高聖道長的《師緣》再次在我腦中響起。曾經無數次夢想著自己跪在師父面前,恭恭敬敬地聽著師父傳道,可那終究是一場夢。夢醒了,一切都恢復了原樣。

我的師父,您在何方?我的師緣,又在何方?

一人,一蕭,一素琴。在路上,尋師訪友,帶著理想與期望,依舊在追尋那「道」的奧秘。

喜歡這篇文章就來投票吧

(道教之音徵文作品,轉載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急急如律令,究竟說給誰來聽?
不要停下向前的腳步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