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批高清大圖火星照!距火星表面400公里拍攝 色彩豐富細節驚人

首批高清大圖火星照!距火星表面400公里拍攝 色彩豐富細節驚人

這裡有

最前沿的科學新聞

最精彩震圖片

全文字數:1002

閱讀時間:4分鐘

GIF

導讀

歐空局的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近日從新軌道上傳回了首批火星照片,該探測器於幾周前抵達新軌道。軌道形狀接近圓形,距火星表面400公里。它的主要目標是尋找可能與火星地質或生物活動相關的氣體。

(需要高清大圖的請留言)

這張震撼的照片由該軌道探測器的色彩與立體表面成像相機(簡稱CaSSIS)在測試期間拍攝,展現了一處撞擊坑的部分細節。該相機於3月20日激活,並在4月28日接受了測試,為主任務的執行做好準備。

「我們在測試期開始時,為該設備安裝了新的軟體。解決了一些小問題之後,該設備如今狀況良好,已經做好準備。」該相機的首席研究員、瑞士伯爾尼大學的尼古拉斯·托馬斯表示。照片捕捉了科羅廖夫撞擊坑的一部分,該部位總長40米。科羅廖夫撞擊坑位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圖中撞擊坑邊緣的明亮物質其實是冰。

「這張照片的光照條件非常理想,讓我們很欣慰。」負責數據校準的CaSSIS團隊成員安托萬·波默羅指出,「這說明CaSSIS能夠為研究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和水循環做出重大貢獻。」

這張照片由4月15日幾乎同時拍攝的三張不同色彩的照片合併而成。「我們希望讓圖片製作過程實現全自動化。」研究人員指出,「這樣便能將數據儘快發送給科研人員,讓他們開展分析。」該團隊還計劃定期發布其獲取的照片和數據。

該軌道器安裝的相機是微量氣體探測器(TGO)的四台主要儀器之一。此外還有兩台光譜儀和一台中微子探測儀。4月21日,該探測器對火星大氣展開了首次分析。兩台光譜儀也於同日開始運作,分析大氣中的分子吸收陽光的情況,並通過其特有的譜線分析其化學組成。

要想進一步了解火星大氣的成分細節,尤其是那些此前不為人知的成分,還需花更長時間收集數據。微量氣體恰如其名,含量極少,不到火星大氣的1%。軌道探測器將著重尋找甲烷和其它代表著活躍生物或地質活動的氣體。CaSSIS則將幫助科學家尋找火星表面可能與微量氣體相關的地形特徵。

「這台出色的探測器終於開始在火星上收集數據了,令我們激動不已。」歐空局微量氣體探測器項目科學家哈坎·斯韋德赫姆表示,「這幾張測試照片無疑把標準提得很高。」

此次火星探測計劃由歐空局與俄羅斯航天局合作開展。微量氣體軌道探測器便是該項目兩大任務中的第一項。下一次任務將於2020年展開,屆時將向火星送去一台漫遊車,並搭建火星表面科研平台。微量氣體軌道探測器將作為兩者通信的中繼站。

前幾天,該探測器剛剛與NASA的好奇號漫遊車完成了一系列中繼通信任務,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也說明歐空局與NASA在未來任務中將繼續保持合作,共同負責火星通信基礎設施的維護。

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關注科學探索微信公眾號及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探索 的精彩文章:

假如土衛二存在的生命的話,這種生物最有可能存活下來!
每日有趣GIF圖#貪吃是第一驅動力,你敢反駁?

TAG:新浪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