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心中有陽光,腳下就有力量,向著目標不斷前進

心中有陽光,腳下就有力量,向著目標不斷前進

奮鬥 過去就不再有

緊抓住夢的手 別為誰停留

奮鬥 時光證明不朽

隨心風雨同舟大步向前走

奮鬥 奮鬥 為了理想而奮鬥

——《奮鬥》

尋根溯源活水來

電影《戰狼2》的陳博士用生命保留住「拉曼拉」病毒的活體疫苗。其實「拉曼拉」病毒就是曾瘋狂肆虐在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區該病毒感染病例死亡人數高達7000餘人,而研製出疫苗的陳博士,其原型就是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被譽為「埃博拉終結者」的陳薇少將。

4月下旬,我有幸聆聽了陳薇將軍以「飲其流者懷其源」為題目的一場報告,深深地感染著我。

第一個詞是選擇。從浙大本科到清華研究生,陳老師不僅僅是一名「學霸」,還是熱愛藝術的時尚文藝女青年。她可以和室友拿著雙卡錄音機唱歌跳舞,成為浙大校園白堤岸邊最美「女團」;她可以在清華社團組織舞會,擔任報刊編輯,在咖啡廳做服務生……但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樣自由洒脫的女大學生會選擇入伍參軍。

「如果不是導師讓我去軍事醫學研究院取樣本,我也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單位的存在。」但就是這次偶然機會,讓陳老師與這所研究院結下了緣。陳老師在清華碩士研究生畢業前,早已和深圳的一家知名醫藥公司簽約,而那次偶然讓她選擇了到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博士。

後來,在一次生物醫學會議上遇到清華同門師弟,得知他去了那家公司,年薪20萬,而當時陳老師月薪只有200塊。20萬對200塊,並沒有使陳老師人生價值縮小,相反,使她的人生價值得到無限放大。

對於陳老師這樣的選擇經歷,不禁讓我想起高中時期。我在一個普通縣城高中上學時,縣城裡有一個部隊,平時總能看到大批坦克進進出出,甚是威武,因此大家都叫「坦克營」。校門和「坦克營」側門相對,每天出入校門都會看到拉有鐵絲網的高牆、門口站崗的衛兵和穿軍裝的人,附近戒備森嚴,我每次路過都有此地不宜久留的想法。

每年春季學期開始,學校都會請部隊里的士兵給我們軍訓,仍記得每次班隊列動作表演特別齊、口號聲音特別大,心中十分羨慕,無比崇拜,也嚮往著那身綠軍裝,因此,我在提前批次填報了國防生志願。就如同陳老師那樣,自己對軍隊有情懷,對軍人有熱愛,對軍裝有嚮往,無論怎樣,我依然會作出當年的選擇。

第二個詞是堅持。病毒不僅是威脅公共健康頭號「殺手」,更是國家安全的隱形威脅。軍人職業的敏感,陳老師把抗病毒藥物作為主要研究方向,踏上攀登醫學頂峰的漫漫征途。這裡,有陳老師更多身為軍人的堅韌和擔當。「當年我們一起入伍的20多人,如今仍留在軍隊的只有我一人。」她率領團隊研製首個納入國家戰略儲備的重組疫苗,實現我國疫苗境外臨床試驗的「零」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多次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32歲時就被破格提拔為研究員。她以自身奮鬥告訴我們,成功的人往往多年堅持一個目標不變,有的只是向目標努力時方法在變。

回想自己從國防生到軍校生已有6年,一路上更是跌跌撞撞。本科國防生期間,我們獨立成院,半軍事化管理,上課學習和日常訓練兩不誤。有一次站軍姿時,我看到前面同學脖子後和臉頰兩側的汗珠往外冒,而那位同學也不見有絲毫放鬆,不由得心生敬佩,這一次讓我懂得如何學做一名合格軍人。

在大三時,大家都在研究考研,想起自己入伍初心,內心的「火苗」又一次燃燒,決定報考有軍中「清華」之稱的國防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如今,在科大已是研二的我,要感謝自己當初的決定,要感謝那位同學的「汗水」,更要感謝這身軍裝的魅力,在遇到挫折時,時刻激勵著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第三個詞是使命。報告會上陳老師播放了一些烈性病毒生長繁殖的視頻,講述科研人員在研究病毒時的危險環境,許多人在追求科學真理時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陳老師臨危受命,連夜率領課題組與當時暫無有效治療手段的致命病毒接觸,在最短時間內驗證了某干擾素對SARS病毒抑制作用有效,1.4萬名預防性使用的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2006年,她開始針對埃博拉病毒展開研究,並定下目標:做最好的,真正有效的疫苗!

2014年12月,她率領團隊研發出世界首個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又是世界首個凍干劑型埃博拉疫苗,更是由我國自主研發地首個獲批新葯的埃博拉疫苗產品。

想起碩士期間剛到實驗室的我,猶如一張白紙,看到師兄們在緊張地忙碌著,緊張又好奇。研一剛結束所學課程,導師交給我第一個小項目,心情十分激動,但由於自身理論知識不夠紮實、開展科研項目的操作流程不夠熟悉,在具體試驗過程中出現了很低級的錯誤,耽擱了項目進度,影響了團隊整體。我對自己很失望,開始懷疑自身科研能力,心裡有些迷茫。導師找我談心,「給你項目就是給你信任,我們科大的學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團隊的能力。做課題出現錯誤很正常,這些錯誤都是我們進步的機會。一些課題研究或許有一天會應用到某裝備上,意義重大,我們要敢於擔當,敢於創新。」導師的話醍醐灌頂,想到自己的能有助於國家和軍隊發展,心中便充滿了力量。

科學無國界,科學更無性別。無論你是男是女,我們都要把握好青春的大好時光,享受解決問題帶來的喜悅,珍惜求學時期的寶貴經歷,繼續發揚我軍光榮傳統,開拓創新、百折不撓,為強軍興國目標貢獻力量。

立定了志向,就要勇敢努力地向前邁進,決不可以因為遇到一些阻礙就半途而廢。

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那年退伍的糾察兄弟,你現在還好嗎?
臧克茂:與病魔搏鬥25年,科研攻關從未停歇!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